課程概說

第一階段:整個系列課程均採用分組教學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透過PPT建立學生對於美感構面「結構」有基本的認識。
第二階段:用三堂課的時間,讓各組用相同的材料,但不限方法,做結構的練習。讓學生對結構產生的「美感」、「高度」、「承重」均有進一步的了解與充分的練習,並於每一次課堂的最後做分享、討論、檢討及省思結構所構成的美感。
第三階段:開始進行最後的創作,各組使用相同的材料(鋁線),但不限定創作方法,共同設計出具有美感又足以承載5.5吋以上的手機自拍桿(架)。於最後一堂課上台報告,介紹、分享作品以及對於此一系列課程的感想,並由教師進行總結及回饋。

美感預期成果

1.讓學生重新思考美術與生活的關係。
2.學生能瞭解結構對於生活的影響。
3.學生能聯想物件的結構關係。
4.學生從欣賞不同結構所產生不同的美感。
5.學生能設計出兼具美感的實用的結構。
6.透過分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能自發、互動、共好。

 

教師課後省思

1.「結構」二字,對大部分的國中生來說較為抽象,尤其是國中一年級學生。因此,在第四堂課製作手機架的結構之前,需要有合適的結構練習,來建立學生對結構的概念。
2.本單元的第二堂課提供各種造型的餅乾搭建出結構物,學生們普遍非常認真、專注力強。不僅是學生非常喜愛的一堂課,更是容易建立「結構」概念的重要橋樑。
3.製作手機架的時候,提供不同粗度的鋁線,但不限制學生製作手機的方法,總有學生能夠用任課教師意想不到的方法來進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