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這次使用安妮新聞的【第 17 版-我的多重宇宙】,透過每人一份報紙,讓學生快速翻閱報紙,閱讀標題,讓學生推測這份報紙的主題,報紙中展現各種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對於自己的認識,讓學生思考可以怎麼看見自己,遇到不同難題時可以怎麼做。
本次課程主軸透過閱讀報紙中的四篇文章,完成四種不同的任務:第一部份:透過學生閱讀不同的名人關於自己的認知,選擇一個最認同的部分,並說明原因、而後畫出自己的自畫像;第二部分請同學先思考幸福是什麼?再閱讀不同哲學家或職人對於【幸福】的想法,寫下自己對於幸福的認知;第三部分思考自己面對失敗的方法,而後透過閱讀報紙中的建議寫下自己的方式;第四部份閱讀推薦的電影、書籍或音樂,說明自己進一步要接觸的內容。
課程目標
- 運用文本閱讀進行思考,並說明自己的看法。
- 透過閱讀找到擁抱失敗的方法。
- 創造對於自己了解的自我認知圖像。
教師課後省思
- 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a.學生閱讀速度不同,開放時間讓同學閱讀不同的內容,需要多一些彈性;邀請同學上台分享時要確保其他同學保持專注,學會傾聽別人發表的內容,也可以邀請同學說說自己的看法,兩兩後再進行小組討論會比一次大班分享更聽得到更多聲音。
b.詢問自己對於幸福的感受時,會碰觸到學生有些創傷經驗,所以要選擇適合的內容給予學生肯定,老師自己先自己分享自身經驗、或是舉例會較好。 - 未來教學規劃
a.這期內容偏向學生對於自己還沒有這麼了解時可以融入的課程,如果能夠延伸、結合美術課及輔導課將自己的自畫像畫出來、找出自己的能力等,可以是一門更豐富的課程。
b.報紙之中推薦的電影、音樂及書籍,老師可以事先找到相關文本,提供給學生再多一些課程針對這些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或更深入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