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大觀園 | 美感教育

微生物大觀園

課程資訊
  • 學校:高雄市左營區新光國民小學
  • 教師:高志遠
  • 課堂:藝文
Read More

課程簡介

配合現今covid-19疫情,選用第六期的安妮新聞(主題:微生物),融入SDGs-3健康與福祉議題。讓學生從閱讀安妮新聞報紙,體會透過編排、配色認識美。從健康的角度了解微生物、傳染病與人的關係,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從藝術作品了解當代對疾病的觀點,藉由傳染病大流行的的歷史軌跡認識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歷程。從一般大眾及醫護人員所穿戴的防疫裝備與過去人類面對未知疾病所穿戴的防疫裝備作比較,了解其相似及相異之處,探討瘟疫醫師所處的時代背景與定位,並整合各種能力,將平面材料轉變成立體作品,製作具個人風格的鳥嘴面具。

課程目標

  1. 了解並欣賞報紙的視覺設計與版面編排。
  2. 能夠舉例說明微生物與人的關係。
  3. 能夠舉例說出瘟疫醫師與現代醫師防護裝備的相似與相異之處。
  4. 能夠說明瘟疫醫師穿戴裝備的特色與功能。
  5. 能夠分析說明瘟疫醫師在當代環境的腳色定位。
  6. 能夠將2D平面材料轉變成3D的立體物件。
  7. 能夠了解材質的特性,選擇適當材料創作具個人風格的鳥嘴面具。
  8. 能夠利用色彩堆疊營造類金屬的質感。

教師課後省思

  1. 因課程配合現今covid-19疫情,發現學生有興趣且較為專注在學習,在統整回顧課程重點時,學生能夠將安妮新聞報紙、教師導學、組內共學的內容吸收進去,表現超過原本的預期。
  2. 利用平面的材料製作立體造型作品,必須應用到數學的立體空間概念,學生在數學課時雖已具備相關的知識,但實際要動手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在生活創作,卻有著不小的差距,必須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理解到實作,才能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3. 瘟疫醫師的鳥嘴面具,在歷史上十分具有特色並帶有神秘的色彩,因其造型獨特常出現在各種類型的刊物或媒體上,故帶領學生了解其誕生的背景與定位,才不會只知其形不知內涵。由於鳥嘴面具造型十分立體,製作上有一定的難度,雖然是高(五)年級的學生,但基礎能力參差不齊,如何引導學生感受及應用材料的特性可說是最大的挑戰,尤其是從平面材料轉變成立體作品的過程,在課前規劃時是最令人擔憂的階段。可喜的是,學生在面具製作的幾個重要階段(鳥嘴、護目鏡、風格裝飾)大多能夠跟上進度,也能夠看到學生彼此經驗分享、共學的過程;而本班有資源班的學生,基礎能力相對較弱,原預期需要常常給予製作上的協助,但資源班學生在經過引導後,大部分都能夠靠自己獨力完成,令人驚豔,可知學習鷹架的建立對於學生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
高志遠
高雄市新光國小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