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青春熱血的升學日常中,大家越來越懂得放慢腳步體驗日常小確幸,一點點驚喜都覺得很幸福。今天我們來到美術餐館,與三五好友一起分享下午茶,透過手機攝影珍藏餐桌上美好的生活片刻。
本課程由擺盤點心教學,教師示範如何透過餅乾、零食、點心…等元素,巧妙運用分隔構成方式,將食物放置於木盒便當中,引導細心觀察食物原有的造型、發現食材大小的變化、擺放的方式、分隔的面積,並發掘材料之間的關係和背景間的和諧性。於過程活動中觀察不同物件放在一起,如何放才具有美感?亦或是多個物件放在一起,如何放才好看?我們生活中的用品不可能單獨存在,因此如何將這些物件透過我們的選擇來決定如何放置,使視覺畫面上看起來舒服並感覺到有美的共存。

美感預期成果

  1. 由於中山高中學生於高一時已修習基礎色彩及knolling藝術排列,能以單一色調為主挑選物件,將多種物件透過小組討論的後,按照想法整齊有秩序的擺置呈現出來。此教案引導學生進而透過活動觀察物體間位置關係,及餐盒空間切割分配,學習如何呈現主、從、次、附加的構圖,完成構成的平衡與變化。
  2. 此課程讓學生於過程中習得做中學的能力,體驗美感生活並與日常連結進而內化,透過構成的練習,探索發現並開啟對日常生活中的美感觀察,接著讓學生應用構成原理原則,排列出屬於自己的餐盒美學。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自動自發從畫面中發現美、感受美、探索美、實踐美並建立自信,進而使其自身具備美的素養,同時培養獨特的表達力,體驗並且間接改變身邊的環境。

教師課後省思

  1. 透過齊柏林所拍攝的後勁溪汙染照,讓學生於照片中尋找中山高中,大部分學生能喚醒曾經對環境無感的心,進而了解生活美感需用心體會且更需要觀察力。
  2. 原定之kit活動換成「於固定空間內」進行構成設計,學生能聚焦且明確的從中切割不同大小之面積,且仔細觀察主從關係,透過組內不斷討論提出所觀察到的畫面進而修正調整,達成共識。
  3. 從「有隔間」塑膠便當盒至「隱形隔間」之木製零食盒活動中,觀察到不少組別已學會以秩序方式擺放餅乾,呈現畫面的整齊性,並於空間構成中找出適合的比例、以及不斷討論餅乾色彩的擺放位置。
  4. 學生能分組討論並完成教師所提供之「木盒便當」,並於餐盒內設計出「隱形分格且可擺放」的構成設計空間,並思考「食材(主、配角)擺放的位置」,且進行攝影。
  5. 於畫一張高顏值餐盒的自介活動中,學生能了解跨域合作,分組討論及自省自己是否適合文案力書寫、或是美術繪圖,即使是都不擅長畫圖的某一男生組,皆能達成共識,派一繪圖能力稍好的成員,進行餅乾盒繪製。
  6. 文案力書寫活動中不少學生上網研究文案力的重要性,並分享所看到超商餅乾袋上的文字感染力為何。
  7. 於上機電腦排版時,學生對於空間幾何配置、部分留白的掌握度不夠,常常容易將畫面填滿,並增加一些不重要的裝飾圖案,忽略對齊及秩序的重要性,經過第一節所繳出的電子檔再進行講解及建議,於第二節課學生能調整出視覺感較為舒適的構成畫面。
  8. 部分學生於課程後會觀察雜誌及書本的排版構成,了解其秩序性及留白的重要性,且掌握畫面中的主標題、次標題、附註等文字大小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