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美感教育

課程資訊
  • 學校:花蓮縣富里鄉東里國小
  • 教師:吳幸娥
  • 課堂:閱讀課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次安妮新聞閱讀執行班級為四年級,共15人,於每週一次的閱讀課程執行,是我到這所學校的第一個閱讀課班級。本學期原已規劃的閱讀目標,以精熟透過6W提取文訊息為主,主要閱讀素材為中長篇文章。

因學校未推行讀報教育,報紙對學生而言是相對陌生的文本,學校教師對於以美感為設計軸心的安妮新聞亦未曾接觸過。因此,當看到《安妮新聞》招募說明與申請,立刻就想試試於現階段的閱讀課程試行。

為了不干擾原定的課程計畫,《安妮新聞》閱讀訂於期末執行,但在確定申請到報紙後就一直跟學生預告,我們會這學期會介紹一份很有趣的刊物。另外,為了讓學生試試紙本與電子多媒體兩種方式相互補充的雙閱讀形式,在《安妮新聞》閱讀之前,先介紹一本科普讀本《野生動物王國》,可補充紙本動物知識,以3D圖像提供細節觀察。如此,在進入安妮新聞後,學生對於報紙上的QR-code即躍躍欲試,順利引起學生好奇心。

課程目標

第一學期課程規劃:

  1. 認識報紙與初步比較不同形式文本之間的特性:除了圖書、期刊、閱讀題本的短文,再介紹「報紙」,並簡略比較報紙與圖書之間的形式差異。
  2. 認識《安妮新聞》:直觀的視覺感受、超越平面媒體的閱讀→主題歸納分析→票選想要繼續探究的專題報導。
  3. 第一次閱讀〈聽聽看,這些聲音來自哪裡?探索臺灣聲音地圖計畫〉

第二學期課程規劃:

  1. 再閱讀〈聽聽看,這些聲音來自哪裡?探索臺灣聲音地圖計畫〉
  2. 延伸主題:獨一無二的我
  3. 認識與比較不同報紙的異同:《國語日報》、《安妮新聞》、《聯合報好讀周報》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生初次拿到報紙展開閱讀時,有些有趣反應:「這不是我弄散的,它本就沒有定好」、「要從哪邊開始閱讀?第一頁在哪裡?」、「(桌面)位置不夠」……顯見這是報紙閱讀初體驗。
  2. 這一學期的《安妮新聞》,我們依學生人數申請了「節慶」與「聆聽特刊」兩期。在概略翻完兩份報紙後,學生票選想要先閱讀「聆聽特刊」。正好在參加完12月份舉行的《安妮新聞》分享會中,我個人延伸討論的發展教案也是「聆聽特刊」。在課堂中做完誘導宣傳後,學生票選決定從「探索臺灣聲音地圖計畫」入手,正中老師心意,也顯見,整版圖像與QR-code的吸引力更於純文字文本,我想這也是《安妮新聞》以美感為軸心的魅力之一:是直觀地引起閱讀探究的好奇心。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