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讓學生思考平面構成在平日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可見?藉此引發學生對於「構成」存在於生活環境中的覺察。介紹「設計的解剖展」主題展覽的概念及作品,以視覺圖像引發學生思考構成的美感面向。並利用美感入門影片〈構成〉中設計師的訪談及作品示例、日本NHK《Design「あ(Ah)」》設計性節目作為構成與解構的概念認識與應用的對照應證,讓學生以全新角度重新看待日常事物。中段課程以學生平日可見的零食包裝進入構成的觀察,以幾何圖形構成練習版面的活動,以及包裝觀察臨摹構成與re-design的小型實作。針對明治THE 巧克力的系列包裝版面進行解構、模仿與再設計;先以卡典西德剪貼方式製作1:1臨摹版,最後在檢視作品後,再以卡典西德進行re-design的重組配置的再設計。

美感預期成果

原案從觀察日常可接觸的食品包裝設計,檢視構成的美感,並透過設計思考問題引導改造食品包裝的設計,讓學生可經由演示原包裝進而整理與重新安排構成,獲得提升初步理解構成的美感。

藉由食品包裝設計,希冀學生把看似習以為常的包裝重新審視,了解最初與至今看到的的設計背後是經過經年累月數次的視覺更新與調整,並從中發掘與解析設計裡面秩序與構成的美感,體驗零食包裝與視覺構成設計間無窮的感官妙趣。

 

教師課後省思

  1. 臨摹包裝的複雜度不一,使每位同學完成進度不一致:一開始觀察到有些同學選到的包裝構成因為較複雜,讓他在處理細節部分花了比較久的時間。但其實還是有些同學手比較巧的,或找到方法的,反而做的最複雜卻也做得最快最好,其中還不乏男同學。對於國中生而言,如何給予他賦予具有挑戰力的課題,從做中學激發出潛能,老師一開始選的主題和難度很重要。
  2. 適應與掌握新的方法與技巧:很多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到卡典西德的材料。計畫一開始選用卡典西德時的原因是,可以免除學生再用口紅膠貼的這個部分。但很多學生反應是要把剪成小塊的膜撕開必須要用鑷子撕很久。但後來有同學發現到如果使用美工刀來做卡典西德的話,其實可以順手很多。
  3. 簡化與幾何圖形:課堂中即使介紹要如何簡化圖形的步驟與方法,約1/3學生實際操作時卻還是忘了要簡化圖形,還邊碎念圖形怎麼那麼難做。也不乏每班有學生會問「什麼是幾何圖形?」,但往往經過重新舉例和個別指導,他們就會發現其實很簡單,是自己想太多了,會被其他同學誤導
  4. 製作環境:製作的時間漸漸趨向炎熱的夏天,有的班不能開冷氣(如遇到第一節9點前)的情況下其實室內溫度已經30幾度。加上在製作細小部分,開了電風扇後會把作品吹走,所以在製作此作品時,很多同學是在沒有冷氣又不能開電風扇的情況下,忍著耐心將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