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構造是物件與物件互相結合的方式,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此課程首先帶領同學發現生活中的構造之美,例如觀察討論家庭或學校中木質門和金屬門把、門鎖;塑膠坐墊與木質椅背等組合,討論生活當中不同屬性材質結合的構造之美。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操作練習三種鑰匙圈與鑰匙接合之構造關係,例如:綁、扣、串、釘等方式,在實際的活動中進行體驗不同的物件結合構造之美。老師提供多様化種子及多元可以接合的物件,讓學生可選擇不同的物件結合,體驗不同的物件組合之構造美,最後應用在鑰匙圈設計上,為自己或家人打造一把幸福的種子鑰匙圈。
美感預期成果
- 能探索日常生活當中物件與物件之間的構造之美,如家庭、學校中的門、椅子、櫃子
的構造設計及觀察木頭、繩索與金屬的結合物件之美。 - 能學會如何使用工具將物件構成組合的設計方法。
- 能發現及認識生活當中構造的美感設計概念。
- 能理解不同種子和物件或綁線組合之構造美。
教師課後省思
- 種子打洞需要電鑽,課程時間不足,電鑽操作危險易造成上課困擾,所以暫由專人代為鑽洞,鑽洞雖屬構造操作的一部分,但需要有更多的堂數指導才能夠完成,未來可以與生活科技課跨領域進行電鑽操作手作課程。
- 學生拆解原子筆,從生活出發認識構造,較能引起共鳴。
- 藉由不同材質的鑰匙圈認識,發現不同材質、質感、構造可以產生出不同的構造之美。
- 同學在種子的探索課程當中,認識了大自然的神奇奧妙,也親自觸摸,體會種子之美,感受到新奇與快樂的學習。
- 在認識綁線的構造過程當中,雖然綁法簡單,卻能夠區分出亂綁和有次序方法的綁法構造是不同的。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