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運用安妮新聞報紙內容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行學生的觀點轉換、創意思考及探索自己。
- 活動一、神話、怪物與文學 :介紹希臘神話與中國神話,「迷宮」在神話、文學及影視電玩作品裡,扮演著重要的隱喻及角色,並請學生進行迷宮創作。
- 活動二、夏日清單:打開五感,你可以成為「路上觀察家」,也能成為生活觀察家!
- 活動三、摺紙藝術:介紹摺紙藝術,並請學生進行摺紙實作及創意畫。
課程目標
- 培養學生具備「價值探索、經驗統整與實踐創新」的能力。
- 結合國語文與社會科,經由閱讀,學習觀察社會,理解並尊重多元文化。
- 運用多重感官感受文藝之美, 體驗生活中的美感事物,促進學生養成關心生活。
教師課後省思
- 吸睛的報紙-美的東西人人愛,而且安妮新聞和一般的報紙很不一樣,觀察孩子的讀報,可能是老師的特意引導,孩子都知道從封面開始,就要細心觀察,因為每一個細節都暗藏玄機,尤其是圖畫的細節更多,學生就像探險一樣,眼睛都捨不得離開報紙。
- 讀報是跨領域統整的學習:讀報最符合108課綱的精神,除了知識、技能及態度的學習外,還有價值的建立。安妮新聞讓老師在設計課程的時候,給予我許多的靈感,例如:台島神獸誌,恰好社會課本談到原住民族的神話故事,就能與正式課程結合。迷宮設計對於善於紙筆測驗的學生更能給他們一些衝擊,因為在進行跨領域的讀報活動時,常常是另一群在學校低成就的孩子讀的最起勁,表現最有創意。
- 實施讀報課程時,我沒有每個版面都介紹,有一部分讓孩子自由閱讀,例如夏日清單,讓孩子自由選擇主題自主學習,有人進行夏季水果解剖學,有人作一道菜和家人分享,反而有更精彩的讀報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