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 延伸國語與輔導課程:藉由情緒卡學習情緒的項目、向度和強弱;藉由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認識情緒、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樣態,讓孩子面對情緒做真實的自己;用「紅綠燈」理解情緒變化。
- 認識自己的情緒:回想學期中曾經發生的事件所帶來的情緒,寫下文字紀錄與畫下聯想到的圖畫。
- 看圖說情緒:透過安妮新聞報中的圖案,讓學生進行情緒的聯想。
- 我聽你說:透過發表與分享學習傾聽與溝通,並在過程中學習尊重,尊重他人與自己的相同與相異、尊重面對相同的事件也有相同或相異的情緒。
課程目標
- 學生能理解情緒:能知道面對人事物有情緒是正常的。
- 學生能調和情緒:能知道如何面對與解決自己的情緒。
- 學生能學習舒緩情緒的方法:例如深呼吸、包子臉、畫圖、閱讀……。
- 學生能理解他人與自己相同或相異的情緒:能知道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不一定相同。
- 學生能讀懂他人的情緒並做適當的回應:從過程中建立尊重與包容的態度。
教師課後省思
- 低年級學生認識的情緒向度少、經歷的事件也少,在情緒意義的解釋上需要多花一些時間;請學生回家與家人分享討論情緒,透過生活事件更深入的理解情緒意涵。
- 情緒對對碰:讓學生在了解情緒意義後,自己畫下屬於該情緒的圖卡,或編寫將情緒寫入主角經歷中的小故事。
- 安妮新聞報的豐富色彩引起學生熱烈的討論與濃厚的興趣,只是字體太小、沒有注音,因此學生無法獨立閱讀,需要成人協助。優點是可以透過活動與學習單設計,增加學生與家人互動的時間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