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此課程以帶領學生發現「質感」的美感構面為主,穿插「色彩」的影響變因。一般學生因個人過去的媒體經驗(例如視覺對比強烈的手遊、制式化人物風格的動漫、色彩鮮艷的雜誌廣告等),使得高中生對於自然美感(肌理、色彩、結構等)容易忽略,視覺敏銳度漸趨薄弱。本課程期待藉由重新尋找並蒐集生活中的質感變化,配合遊戲式的活動來提醒學生發現生活中的質感趣味。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更深層理解質感的定義。
  2. 學生能主動發現質感的存在並加以分類分析。
  3. 學生能試著思考並詮釋質感變化帶來的心理感受。

 

教師課後省思

這是第一次參與美感教育課程,算是針對「美感構面」而全新發想的課程,因此摸索與實驗的程分居多;因為執行時是針對所有學生,相對成果也會根據各班狀況有所不同。稱不上完美但多少讓自己重新思索了中學美術課程對實際生活品質的提升。

活動一「質感搜查隊」:一開始計畫設定的活動,在學生開始進行之後,遇到第一個難題:蒐集到的材料範圍太廣,學生很難用現有的素材歸類出五種時間變因(初生、成熟、青春等等);而且對學生而言,題目太多聯想空間,可能會帶來挫折感或是隨便完成。因此我後來改成,單純的將材質特性描述與分析,單純的用形容詞來歸類。另外,我發現學生拿來的材料重複性很高,因此教師事先也多準備一些不同質感特性的材料,提供學生順利製作不同質感蒐集盒。有學生在完成蒐集、拆解、裁切成細碎並置入手感方形紙盒之後,聯想到料理食物;這剛好正是我經過工作坊之後的課程設計靈感來源。整體而言,這部分完成度有90%。也有學生私下表示希望能將蒐來的材料貼成一張畫,這是比較直覺的反應,聽起來似乎是個好點子,結果可能出現「質感很特別的前衛作品」!? 但與美感的標準設定有出入,在此不作討論。

活動二「看不見的質感」

架構在人物攝影題材之下,綁著「質感表現」這樣的子題去拍攝同學,一樣有許多十分有趣的作品被拍出;但也有出發點良善但拍得效果卻不好的。因為攝影很需要觀察之眼,我將原本設定的時間特質加入上課描述建議中,可參考但不是絕對;此次課程唯一的條件是人物+質感(在人的身體上找質感),學生這時候就出現很大的分歧(視覺美感表現的差異),最後我只好再讓部分學生作一次整理,把看起來太平面、紋路肌理太不清楚或是全沒有視覺焦點的照片印出來,請同組同學用刀片重新切割出一塊塊強調質感與紋理的正方形,貼黏在學習單上。

 

綜上所述,以下是我個人在教學過程中的觀察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