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安妮新聞與各國特殊的習俗文化 | 美感教育

認識安妮新聞與各國特殊的習俗文化

課程資訊
  • 學校:新北市淡水區淡海國民小學
  • 教師:吳佩珊
  • 課堂:綜合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次課程將介紹三年級學生認識安妮新聞,透過生活周遭議題與美感教育結合,亦適時將環境教育融入課程。

課程中,帶領學生認識世界上許多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並探討此習俗與其民族或地理環境之關係,也透過介紹達悟族飛魚季文本,反思生態保育的重要性。此外,藉由「什麼都比,什麼都不奇怪」的報導,認識國外有趣的活動,增廣見聞。

課程目標

  • 認識「安妮新聞」與「國語日報」的異同。
  • 能說出這一期安妮新聞所要學習的內容主題。
  • 能思考並分享每篇報導的圖片有何含意。
  • 能分享最喜歡的一篇報導及其原因,並反思與我們環境的關係。
  • 能挑選出最喜歡的一篇報導,並完成剪報心得。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第一次接觸安妮新聞,課堂上,我們討論發現安妮新聞與其他報紙不同之處,例如它的藝術美感、主題設計、文章內容…等,大部分學生能靜下心來閱讀每一篇文章,少部分學生對於文字理解稍有困難,於是著重欣賞各篇報導的插畫,試著用圖片去理解文章的重點,這是安妮新聞的優勢,是其他報紙所欠缺的。

大多數學生喜歡「體驗不同的元旦習俗-找回你的能量」這篇報導,除了吸引人的圖片、色彩,這篇報導中,各國的元旦習俗確實讓大家大開眼界,進而比較自己居住的臺灣,為什麼相較於各國,我們的元旦習俗不多?大家討論後發現:因為華人對於農曆新年較為重視,才會有較多的傳統習俗,若有機會,亦可進一步探討現今社會對傳統的遺忘。

學生在自行閱讀的過程中,往往更能省思文章的意涵,並與自己的生活做連結;閱讀後,有些文章會需要透過教師的引導,來理解更深一層的含意,例如達悟族的神話傳說中,對於捕捉飛魚有許多的禁忌,原來這與現今強調生態的延續與保育有關,這是達悟族祖先的智慧。

閱讀完整份報紙後,每位小朋友可自行選定一篇文章做分享,並完成剪報心得,以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專題研究的能力。經過一個學期推動讀報教育,期待孩子們能學習自我反思,並調整修正自己的價值觀,或許一點一滴的耕耘,還無法立即見到成效,但看到發下報紙後,大家便能立即翻閱報紙,並靜下心來閱讀,這已經是校園裡最美的風景!閱讀充滿了各種可能性與想像力,我們只要堅持做對的事,並拭目以待。

吳佩珊
新北市淡水區淡海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