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對情,會對意──你懂我的emoji | 美感教育

表對情,會對意──你懂我的emoji

課程資訊
  • 學校:新竹縣尖石鄉玉峰國民小學
  • 教師:黃志超
  • 課堂:藝術
Read More

課程簡介

閱讀安妮新聞第04期《傳播與溝通》封面及文章「從象形文字到表情符號:如果法老王也可以傳簡訊」,認識象形文字的演變,包含古埃及聖書體、中國甲骨文、日本繪文字與現今的表情符號,了解不同時代與文化的人們如何透過文字與圖像進行溝通。教師展示表情豐富的LINE貼圖,請學生使用平板觀察各式各樣的表情符號,帶領學生討論與分享使用表情符號溝通的經驗。接著,進行emoji猜謎遊戲,學生使用有限的表情符號傳達教師給予的不同溝通任務,透過遊戲體驗符號的表達與解讀過程。仔細欣賞本期安妮新聞的圖案設計及美學風格,透過安妮新聞的美感引導,進行本課程的emoji創作活動,讓學生設計屬於自己的表情符號,表達六種不同心情狀態。最後教師總結,學生展示emoji成果作品及心得分享。

課程目標

  • 觀察象形文字的演變,了解不同時代與文化下的人們有各自不同的文字圖像溝通方式。
  • 透過表情符號猜謎遊戲,體驗符號的表達與解讀過程,並分享生活中實際運用的經驗。
  • 透過安妮新聞的美感引導,創作屬於自己的emoji表情符號作品,表達不同心情狀態。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生因各自生活經驗不同,且文化刺激較少,因此在表達與描述心情時的情緒語彙認知較少,也較難分辨類似情緒之間彼此的不同。
  2. 有較多平板及手機使用經驗的學生,在進行emoji創作活動時,因為對於表情符號已有基礎概念,較了解圖像組成方式,故很快就能完成創作,但對於經驗較少的學生,教師需多給予範例引導和示範。
  3. 教師未來可嘗試同時使用多期安妮新聞,讓學生將不同的主題內容作延伸或連結,激發 學生創意思考也能拓展主題的廣度和多元性 。
黃志超
新竹縣尖石鄉玉峰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