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從台灣城市生活環境影像試行初步色彩觀察,與日本、泰國的城市色彩稍作印象色的感受比較與整理。於校園周遭的舊城區(台中火車站、文創園區)進行走讀參訪,觀察紀錄環境色彩的美與醜,拍照蒐集環境色彩後,以APP進行數位式色彩擷取分析。
透過都市酵母融入性色彩的實例介紹,理解色彩有其融入城市的用途設計,介紹中性色(灰、咖啡色-城市、鄉村常見色)對色彩的冷暖對比影響,選擇其一加入蒐集的色塊分析後,透過色彩比例轉環調整主色系、強調色,找出冷暖對比或一致性關係,使環境色彩得以改造並更具協調性。利用灰紙操作剪一刀設計,並透過重組產生基本形內部的負空間。應用美的形式原理於色彩配置上,選擇調整過的色彩紙張剪裁基本形,並黏貼色塊於學習單上,再回到初始的採集場景,進行設計前後的色彩對照。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發現並表達環境的色彩問題。
  2. 能調整與環境和諧的色彩關係。
  3. 能應用調和色及剪一刀單位形設計進行色彩配置。

教師課後省思

  1. 城市印象學習單:學生在進行異國與台灣的宗教建築、祭祀的色彩比較後,還能多方參考民居、產業的圖照,得出:「都有運用紅(傳統建築)、綠(多山景)的色彩相同處,台灣的明度較低、較懷舊」的觀察心得。
  2. 色彩參訪:學生於參訪文創園區時,發現新種的植栽、蓮花盆景很美,引導學生觀察與周遭環境的色彩關係,於是有人開始注意窗上的圖樣、牆上的碎瓦,色彩採集成了尋寶大探險。(火車站也有學生對廊道上張貼的便利貼產生興趣,公共藝術、聖誕布置都成了他們的最愛,舊建築像個安分的老人蹲踞其後,為新設施提供低調樸實的襯托)。
  3. 找出主色系與強調色的共同關係色時,學生容易混淆對比色與強調色的定義,需多加說明對比色的視覺張力與強調色只是襯托主題的比例上的差別。
  4. 剪一刀設計,是從數學摺紙只剪一刀卻能在展開後產生豐富的變化而得來的靈感。學生在觀摩他人的剪裁形式後,也會產生更多的想法與排列組合的可能性,因此即使要求形狀大小需有一致性、排列整齊,還是能樂在其中,並對成果感到驚嘆與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