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先用教學簡報簡介教育部美感計畫及本校申請情形,接著發下兩份不同報紙進行比較與紀錄。教師協助學生以表格方式,比較兩份報紙報頭、期別、創刊日期及頭版版面設計等異同處,引導學生對安妮新聞有初步的認識。緊接著播放平台上的「美感怎麼做?」影片,帶領學生認識個體與整體的美、觀察元件與元件之間的關係、如何掌握機能與和諧等重點作探討,觀賞影片後,請學生將觀察比較的結果記錄在美感智能閱讀的學習單上,由教師引導學生一起欣賞鮮明的色彩及線條等美感元素以建立基本的認知。最後利用剩餘的時間,請學生自由翻閱安妮新聞,並分享自己的感受。批改學習單後呈現每個人的觀點,再帶著學生用綜合活動的省思工具-感官骰子,針對美感智能閱讀課程進行反思與分享。
課程目標
- 認識不同的報紙刊物-安妮新聞,進而能比較異同。
- 培養學生生活中的美感,練習閱讀理解,並透過口語表達呈現理解內容。
- 學習使用感官色子分享參與美感智能閱讀課程的過程與感受。
教師課後省思
- 第一次申請教育部這個美感課程計畫,有參考網站上其他教育先進分享的課程教案,再轉化成自己想要的樣貌,實際實施之後發現不太容易帶學生進入美感認知領域。
- 學習單設計後忘了再詳細檢查一下,出現比較嚴重的錯誤(報紙比較表格),導致學生完成學習單的過程比較有困難,之後要再多留意。
- 這次訂定的學習目標多 90% 以上都有達成,學生能從兩份報紙的比較中,以表格方式進行報頭及版面設計等比較,也認識聯合報有 70 多年的歷史,從 2 萬多號的編號跟安妮新聞目前共 16 期的編號相差很大,我也順勢告訴孩子們,這幾年教育部及我們學校很認真在推廣,所以真的比起來還是相對稚嫩很多。
- 從學生完成的學習單上,發現學生普遍發現安妮新聞是一份印刷精緻、版面圖案多於文字,內容也很有趣的報紙刊物,除了閱讀紙本,我也展示安妮新聞的網站鼓勵學生回家後可以自行閱覽,希望引起他們對這份報紙的興趣及好奇心。
- 目前已有平板可以使用,可以考慮第之後再帶著學生自己閱覽平台上感興趣的安妮新聞期別,相信學習效果應該可以有更好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