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構成」是將東西組合排放在一起的美感概念,其中跟色彩、質感等、美感形式原理都是許多構面組合應用的一環。這次進行美感課程的學生從七年級到九年級都有進行過美感實驗課程的體驗,對於排列的秩序、季節色彩的擺盤設計到立體單位形的構成與質感有過練習,故本學期的課程期望透過學生綜合過去的美感經驗,再次學習非對稱均衡、主從關係的構成,將其概念設計在苔球盆景設計中。
課程先觀察自然庭園景觀照片與日本枯山水構圖欣賞庭園設計,再利用綠色圓點貼紙排列組合練習主從關係。並從校園中尋找春天的植物、苔癬記錄規劃與苔球主體構圖的主從關係,待苔球主體的製作後,再為自己的苔球盆景增加校園小花小草及苔癬,創造出苔球盆栽的微觀世界。

美感預期成果

  1. 透過欣賞引導認識構成的美感主題。
  2. 能去思考生活環境中合宜的美感。
  3. 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欣賞環境之美,更能愛惜我們生活周遭環境,一草一木即一世界。

教師課後省思

 

  1. 從庭園景觀設計切入的構成,讓學生了解空間規劃的安排。從中分析留白、主從、均衡…等觀念覺得很合適,從大的空間到局部空間的設計,然後縮影在桌上型盆栽的運用,學生也能按步就班了解空間規劃及應用的方式。
  2. 這樣的課程放在國中階段視藝課一周一堂,比較需要克服的是 先幫學生照顧一周的苔蘚,然後再照顧一周的苔球,為的是不讓學生將東西帶來帶去,每天澆水以確保不會枯掉。可以把觀察的狀況跟學生分享,這部分當然也可以交給學生去練習,不過建議製作完成後再帶回照顧。
  3. 在學生的回饋單上也寫到[這是一個很好的紓壓設計,希望我的弟弟也能上到這樣的課程],大多數學生都很喜歡這樣的經驗,雖然一開始連有些男生都害怕挖泥土、碰苔蘚,擠壓苔球的水時覺得噁心,但是很多人都克服了這些問題。放下手機,親近自然,體驗自然的美景。[沒想到在我們腳下,平時很不起眼的苔蘚,經過我們的設計也能變成很漂亮又好照顧的盆景,我回家也能繼續做好幾個。],我很希望孩子就應該是這樣不怕髒的親近自然的長大。這樣的課程安排在地球日前後,其實學生們大多能注意到植物與地球環境上的關係,多數的人都認同應該為地球多做出一些行動及改變。
  4. 大多學生都認為東西加越多越好,所以不論在植物的選擇上,或是在佈置盤裡面的風景時,都希望填好填滿,溝通很多次才讓學生願意放下一些執念,瑣碎的設計,過多的裝飾都會太過於失焦,學習讓學生選擇哪些要留?哪些要捨?也是很重要的過程。也有學生隨意選擇很誇張的花草搭配,但是在整體設計時卻意外達到平衡,讓他頓生自信,我覺得常是任何的可能性都是重要的事。
  5. 學生製作過程也有一些同事來跟課,除了觀課也希望自己能親自做些苔球去美化環境,輔導室的刊物中也刊登我們這次課程的設計介紹與照片,鼓勵大家可以親近植物療癒身心;也有外校社區老師跟課一堂,學習與討論想帶社區居民長輩一起進行這樣的苔球課程,一方面美化社區,一方面促進獨居長輩間的話題交流,這些延伸的回應,讓人覺得很開心。
  6. 由大到小的縮影,再從微觀的小世界想像放大的空間運用,輕鬆上手的規劃,我想很適合任何年齡層練習。從小苔球的佈置中學習調整構圖及組合,學習減法設計的過程,注意留白,也欣賞生命消融的過程。
  7. 配合農業處的花藝計劃是難得的機會,學生也很高興有這樣的插花經驗,這樣的經驗等於再給予他們加深立體構成的概念。學生進行美感教育實驗課程第三年,他們潛移默化下的累積,我想有一定的程度。故製作立體胸花設計時的挑戰我也想拉到較高的層級去挑戰傳統手工藝-蓪草花藝。八年級時他們做過傳統纏花工藝,訓練他們耐心及手部能力,也認識地方文化。九年級能設計自己的畢業胸花,學生們都很開心,他們認為這個比便宜塑膠花好太多了,連七年級看到都頻頻詢問他們是否也會有這樣的課程,學校也樂見將來成為本校的固定課程,能將這樣的課程做延伸聯結應用,覺得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