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配合閱讀課與國語課程結合,介紹報紙的基本要素完後,讓學生與現有的國語日報進行比較,說說看安妮新聞與自己看的報紙差異,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利用專刊內容與條列出的實做方向,轉換課堂第九課—耶誕禮物中角色的傾聽與溝通方式,教師設計學習單讓學生判別同時換為思考情境脈絡產出利用我訊息的溝通方式。結合平板使用,讓學生猜猜各地聲音的特殊之處。
課程目標
- 認識安妮新聞
- 透過聲音表情與動作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 透過練習與判別情緒紅綠燈
- 使用我訊息的方式,表達自己所察覺到的現象與感受,學會溝通技巧。
- 認識另類的地圖—臺灣聲音地圖。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對於安妮新的版面感到新奇並詢問很多問題:全彩色很貴吧!我喜歡這種報紙,因為圖案很多、一般報紙平常版面字好多讓我好有壓迫感,它沒有頭版新聞…來自五年級的小孩很直觀的說出自己的感受,感覺得出孩子對這份報紙的好奇,學生看完介紹影片時問了一個問題:美感是什麼?為什麼需要。第一堂課除了介紹外在課堂上我們介紹報紙外,多花了一點時間討論,關於這個地方我覺得是下次課堂實施時可以花比較深的時間跟他們探討的。在提到溝通與覺察方面,透過同學表演,學生覺察能力是高的,但在表達上可以發現不知道該說什麼、該講什麼,專刊內的文章閱讀完後透過課本小說情境的鋪排,讓學生練習完整表達出來,這個個溝通魔法的部分除了國語課外,做為班級經營之推廣是很有效用的。
聲音地圖的地方,在先做伏筆讓學生猜測和實際撥放出來後,孩子表示己沒想過這可以是代表,有些地方學生經驗不同則表示猜不出來,透過聲音的播放擴大學生生活經驗的累積。最後,因為學期時間有限的緣故,專欄內提到的聲音蒐集與社群爆炸時代的兩個專欄,可以做為下學期配合資訊教育時間與語文課提到的聲音摹寫修辭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