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智能閱讀-安妮新聞讀報 | 美感教育

美感智能閱讀-安妮新聞讀報

課程資訊
  • 學校:基隆市中山區港西國民小學
  • 教師:蕭佑庭
  • 課堂:國語、數學、社會、綜合、音樂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學期首次參與「安妮閱讀計畫」,設計一系列報紙閱讀體驗課程,對象為班上10位三年級學生。選讀內容為《安妮新聞》冬季特刊中的〈天天紀念日〉,這是一篇貼近生活、富含情感與思辨的文章,透過平實卻深刻的筆觸,引導學生認識各種「紀念日」的由來與文化意涵,並思考:我們為什麼需要紀念?又該如何紀念?

 

課程以「讀報、討論、創作」三部曲進行。首先從學生熟悉的節日出發,引發連結與興趣;接著閱讀文章內容,並在小組討論中交流彼此的生活經驗與觀點;最後,學生以「我心中的紀念日」為主題,發想並設計屬於自己的紀念日,透過書寫與繪圖進行表達。

 

整體課程兼具文本閱讀、情感教育與創意實踐,不僅提升學生的媒體素養與表達能力,也鼓勵孩子們從生活中觀察、理解與記錄重要的人事物,形塑對世界的感知與關懷。

課程目標

  • 培養學生閱讀報紙文章的理解與思辨能力
  • 引導學生思考「紀念」的意義,建立個人情感與文本的連結
  • 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與聆聽能力,促進同儕之間的觀點交流
  • 鼓勵學生以文字與圖像創作,將閱讀轉化為個人化的創意表達
  • 建立學生對媒體文本的基本素養,培養其觀察生活與關懷社會的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問題一:學生對「紀念」一詞理解較為抽象,初期討論難以展開。

對策:以生活中的例子(如:清明節、父親節、學校運動會等)引導學生建立概念,並鼓勵從自身經驗出發,如紀念寵物、家人或一件小事,協助學生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情境。

 

問題二:閱讀長篇報導時注意力易分散,參與度不穩定。

對策:採用「新聞導讀+圈詞畫句」策略,讓學生逐步進入文本,並在每段落後設計小組討論或提問活動,維持學生專注與參與感。

 

未來教學規劃與建議

📖 結合影片進行主題擴展:搭配youtube世界節日影片,深化學生對「紀念」概念的理解與情感連結。

 

🗓 發展班級專屬紀念日作品集:將學生創作製作展示海報,營造共享記憶的班級文化,延續課程影響力。

 

🏠 家校連結延伸活動:規劃家庭作業-紀念日學習單,邀請家長與孩子一起分享家中的一個紀念日故事,促進親子對話與價值傳遞。

蕭佑庭
基隆市中山區港西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