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麻吉 NANA 包藝術創作課 | 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麻吉 NANA 包藝術創作課

課程資訊
  • 學校: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 教師:邱靖惠
  • 課堂:社團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施作對象為社團課程 1 – 2 年級社團課學生,課程內容則配合本校校園美感基地之建置而設計,所參與課程之學生對於美感設計有興趣,對美感基礎概念有一定之認識,少數同學參加過手工藝製作經驗。

課程學生部分曾參與安妮新聞閱讀經驗,期待透過 2 次課程體驗,能觸發起學生閱讀安妮新聞的興趣,透過安妮新聞的版面構成與色彩分配及文本的閱讀,讓學生有初步的視覺美感體驗,教師透過投影片之說明引導學生進入「 友誼 」主題探討,透過法國藝術家妮基·桑法勒之作品賞析促使學生自我省察並運用校園基因圖像之感觸進而製做屬於自己友誼之麻吉  NANA 包。

課程目標

  1. 啟迪學習的動機,培養學生對安妮新聞的好奇心、探索力,願以積極的態度、持續的動力自主學習。
  2. 以藝術家故事引起動機,融合各領域所學,增益人際溝通,尊重性別平等與反霸凌。
  3. 由課程引導學生能瞭解《 安妮新聞 》的特色,使其具備良好的情意感知與鑑賞能力。
  4. 藉由麻吉 nana 包設計呈現,培養學生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精神。
  5. 請學生現場走秀自身創作理念,使其得以精進表達技巧,透過分享激發創新進取的活力及面對生涯挑戰的勇氣。

教師課後省思

美感智能閱讀是教育部近年推行的一項重要計畫,旨在提升我國中學生的閱讀與藝術美感素養,不論是對教師或學生而言,都是一項相當創新的體驗。就本次施作的狀況而言,成效十分良好,教師先向學生介紹《安妮新聞—VOL08》,藉此帶入友誼相關的議題討論,取材藝術家的故事,充分引發其學習動機。

本校共分農經、森林、園藝、畜牧、食品、幼保等十類科,各具鮮明特色,不同科系學生的特質、思考模式,乃至於審美傾向,都會有相當顯著的差異性,並具體展現於其作品中,不論是最開始的圖騰選擇、構圖、用色,乃至於後來的作品走秀,由師生對話的過程中,學生得以充分地表達自我,展現個人特質,教師也能適時給予相對應的回饋,循序漸進,引導其完成屬於獨一無二的溫馨作品。

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孩子,既是我國新課綱的最高價值,也是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謹記於心的使命,在付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每個學生的多元潛能,也共同締造了不一樣的學習風景。

邱靖惠
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