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從觀察國內外經典建築物中,探討結構與構造在建築物中,有關造型支撐與拆解組合的關係,建立學生對建築空間中的支撐察覺與力學發現;以及造型與組合之間的構造連接,透過手作的建築造型模組,引導學生探索不同美感構面的跨域學科知識與應用。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透過結構與構造的操作表現方式,啟發對建築空間的美感素養。
  2. 學生能運用組合與拆解方式,增加對建築物的結構與構造的美感經驗。
  3. 學生能說明花蓮建築的結構與構造特色,並分析建築造型支撐的能力。
  4. 學生能分析建築與手動機械的組裝與拆解,進而分享建築的美感特色。
  5. 學生能探討環境中有關建築結構與構造案例,並表達自己的美感感受。

教師課後省思

  1. 建議在設計教學簡報前,應事先增加學習關鍵處,而技高學生普遍喜歡動手做,因此增加學生操作課程活動,才能更清楚發現學生對美感理解的範圍。
  2. 透過結構與構造的單元組合,能讓學生聚焦思考方向,清楚認識問題與理解實作設計。
  3. 動手做的建築物課程活動,明顯能夠強化與增進師生的班級互動,增加學生對美感課程內容的好奇與投入,是值得設計與規劃的方向。
  4. 利用拍照及LINE相簿儲存課程方式,讓師生可以在課後討論作品,可以有效引導學生思考美感構面議題。
  5. 透過策略性的工具設計,運用建築物方式設計美感活動,讓學生學習到多元的美感構面內容,以及同儕之間的互動模式關係,發現是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慾望,也可以更有效率達到學習美感的素養效果。
  6. 如何檢驗學生對建築物支撐的理解程度,即使學生在操作上能夠創意表現手做能力並達成學習任務,但對於『結構』及『構造』的拆解組合觀念是否真的理解,也是作為教學成效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