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物件分析中,精心設計的「構造」讓純藝術或工藝品增添了工具意義。學齡前孩子閱讀的童書,為了增添閱讀的趣味(也為了讓寶寶進行小肌肉的練習),在平面的書冊中增加了許多小零件,讓寶寶能夠藉由翻、拉、轉等動作看見不同的圖像構成,產生動態閱讀的樂趣。
實驗計畫開始之前,前期課程將探討紙張與紙張的接合方式(黏、串、榫、釘)並進行練習。進入本學期實驗課程,學生藉由106-1課程中練習的「構成」美感練習,繪製(抽象或具象的)生活地圖草圖後,探討探討讓繪本中可動的關鍵來自於「構造」方式。利用單層或多層的紙張疊合,在適當處裝置「小零件」,讓平面書頁具有兩種以上的圖像閱讀方式,進而產生動態閱讀的樂趣。課程操作中的限制條件是,作品必須能夠被「平面收藏」,意味著僅能使用不增加作品厚度的接合方式。
實驗課程共執行八週。前七週的單元主軸在於【在作品中添加「構造」元素】,嘗試以構圖為主,讓「構造」配合主題構圖進行調整;最後一週則嘗試【從「構造」中發展美感】的反向操作。以「構造」系統先行,創作貼合構造系統的動態書冊。

美感預期成果

經由繪本的閱讀,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書冊所能展現的趣味不盡相同。從平面到動態的創作需於作品中增添「構造」元素。實驗課程先以【美感作品中添加「構造」元素】,讓圖面逐漸轉向動態閱讀,最後鼓勵學生利用【從「構造」中發展美感】重新講述故事文本。

對於重實作的高職生而言,純粹探索的美感課程很難引起共鳴。經由階段性力行「做中學」的操作課程,以同個主題【生活(命)地圖】完成三個不同敘事方式的實體作品,學生的學習歷程較容易被記憶並內化。

教師課後省思

第一週的課程著重於「生活地圖」的繪製,對於非設計群的學生而言較為困難。短短一節課內要醞釀情緒,提取生活經驗進階轉化為圖像,課程時間不足。即使已於前一週課程中預告主題,在不限制創作媒材的狀況下,課堂中僅能完成草圖。

第二週後,正式進入「構造」主題。利用繪本解說構件增加的閱讀趣味性,包含「扣釘扣合」、「挖空平移」、「轉轉練習」及「拉頁練習」。每當班級有同學創新零件或設計時,其餘同學皆會前來圍觀,並發展出新的構件。

歷經前幾週可動零件拆解與設計的練習後,增加了1~2節課讓學生完成作品。雖期待學生能應用第一週的圖像作為腳本,發展出可動式的構造。但多數學生相當投入機關零件的設計,為了動態機關而去設定畫面主軸,反而脫離了原本設定的生活地圖。

第七週與第八週的主題恰好相反,課程本意希望學生能先【在美感中添加「構造」元素】,在平面作品上增加構件讓閱讀產生趣味。進而【從「構造」中發展美感】,修正或簡化構造本身,讓其更為輕巧而不影響作品主體。無論進行至哪一個階段,皆能對於平面上的動態構件有動手設計的成就感。除室內空間設計科每週有連續2小時的作業時間,作品較為驚喜完整,其餘3個班級每週僅一小時的課程,操作時間不足,導致作品數量及完成度不如預期。未來若有相關實驗課程,可選擇單週至少兩節美術課程之班級實施,多有時間醞釀及修正,作品構件之精緻度增加、形式較為多元,完成度較高。

本學期聚焦於「構造」構面,發覺本校學生對於「操作會動的機關」相當有興趣,但礙於缺乏醞釀、創作時間匆促及學生自信不足,手繪創作的平面作品未能與接續之「構造」主軸進行有效連結。學生常因「完成平面作品但缺乏感動」及「完成立體構件但不太好看」而無法進一步的提升美感素養。在高職三年中僅開設美術/視覺藝術2學分的狀態下,單一構面式的教學課程較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