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活動圍繞環保教育,透過啟發性閱讀、小組討論、創意實踐及成果展示,引導學生將環保理念融入日常行動,逐步實現「從小做起,改變世界」的目標。學生透過閱讀「安妮新聞」了解環保學生的故事,激發反思與行動意識,並利用 Padlet 分享心得,進行同儕回饋。接著,小組討論生活中的環保議題,深入探索自然能源消耗問題,集思廣益找出改善方法,並記錄於 Padlet 進行交流。在實踐創作環節,學生以地方可取得的永續自然素材製作環保作品,結合創意思維與環保意識,實現將理念轉化為行動的目標。最後,透過作品展覽或分享會,學生以口語與視覺呈現方式向同儕和家長分享創作過程及環保理念,增強社會參與感與影響力。
課程目標
- 學生能夠理解環保的重要性,並學會如何從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實踐環保行動。
- 使用自然素材進行創作,學生能夠培養新思維,感受環保理念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 學生在相互合作與分享創作過程中,增強對環保議題的關注,並提升社會參與意識。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在閱讀《安妮新聞》中的環保案例後,深刻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更進一步反思自己居住地的環境污染現況。學生關注家鄉環境改善的可能性,並萌生讓居住地變得更美好的願望,展現主動參與環保行動的意識與責任感。
- 未來的課程將聚焦於擴展主題深度與多元化,讓學生探索更多環保議題,如自然素材的多樣性、資源再利用、能源管理及海洋保育,幫助學生全盤了解環境挑戰。透過跨學科的整合,將環保教育與自然科學、社會學及科技應用等領域結合,使學生能從不同視角理解問題,培養系統性思考與解決能力。經由探索、設計及實踐過程,學生體驗學習的趣味,深化對環保理念的認識,期望培養行動力與責任感,成為改變社會的積極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