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人類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附近。到 2050 年,全人類的三分之二(65 億人)將居住在城市。如果不顯著改變我們建設和管理城市空間的方式,就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
課程活動設計透過SDGs永續發展目標11: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為發想,先透過教師導讀安妮新聞報導中環保議題相關的文本訊息,引導學生腦力激盪、自由發想,利用生活周遭的可回收物品(如:鋁箔包飲料、飲料杯等)創建想像中的環保城市。課程跨域並融合綜合與閱讀課,強化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及行動力。
課程目標
-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 覺知人類的行為是導致氣候變遷的原因。
- 養成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
- 於家庭、校園生活實踐節能減碳的行動。
教師課後省思
- 程銜接可以在緊密一些,以利作品產出會更精緻。
- 學生小組合作的默契需再培養,避免造成只有少數人積極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