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結構是跟用有關的議題。美又好用的東西必有關於結構的努力」(何欣怡,2017)。本課程透過觀察讓學生了解材質在結構上的特性並實際操作,體驗不同材質在造型上所造成的影響,進而體會結構設計與生活中使用性有著必然關係,本課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為概念複習階段、第二為試作階段及最後的運用階段。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了解並描述結構與力學基本關係的概念。
2. 學生能了解不同材質對於結構產生的影響。
3. 學生能了解並描述美感造型與結構功能間的衝突關係。
4. 學生能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達及反思討論。
5. 學生能運用結構美感於日常生活中。

教師課後省思

1. 延續主題加深加廣的教學規劃:
106學年第1學期的計畫執行時,是以「結構」作為主題,但發現材質特性是影響結構非常重要的因素。材質有的堅硬、有的柔軟、有的充滿彈性…。有學生發現了「內骨骼、外骨骼」的概念,透過壓扁後的吸管插入原來的吸管中,在外形的設計上更簡潔且強度更佳,因此延續第1學期的課程,以硬、軟、彈性等不同屬性的材質,讓學生進行結構美感上的嘗試;學生能將課堂所學的結構概念,遷移理解生活中的器具或者是產品所運用到材質與結構,理解力的傳導與美的均衡這兩者間的關係。
2. 材質特性與結構、構造的相關性:
不同的材質有著不同的特性,在課程初期提供學生數種材質,包含了:竹條、吸管、塑膠棒、彈性繃帶、麻線、粗鐵線、中鐵線。學生會發現粗鐵線非常堅硬,支撐力強;但不好彎曲,用尖嘴鉗難以剪斷,較適合的工具是用老虎鉗。相對於難以加工的粗鐵線來說,竹條在加工上可就容易得多,手持鋸條即可輕鬆鋸斷;徒手彎曲竹條成弧線造型也不困難,但竹條的硬度不足,在重量支撐超過最大強度的狀況下容易斷裂。塑膠棒材質較軟,比竹條更容易彎曲作出弧線造型,但支撐強度明顯不足,放上重物時多數只會產生型變後彈開,並不會斷裂。在課程中,學生們透過實際的接觸與操作,訓練觀察力;並透過小組討論,加深對於材質應用的理解。因多數材質為長條棒狀物,少數同學將其當作是玩具用來打鬧嬉戲,建議教師在課前先與學生律定規範。
3. 手工具使用:
過去國中工藝課程安排教授木工、金工、電工,學生對於手工具使用並不陌生,但現今已無工藝課程,即便是生活科技課也不一定接觸手工具,本次課程中,會使用手持鋸、尖嘴鉗、老虎鉗。教師發現多數學生並沒有手工具的使用經驗;有學生使用尖嘴鉗來剪斷粗鐵線,錯誤的使用方式造成手工具受損,期待美感教育課程以及目前推行的創客或手作課程能增加學生對於動手操作及手工具使用的的頻率。
4. 南區共學社群的重要性:
本次課程設計在發展初期即與臺南區老師共同選定「結構與軟性材質」作為核心發展,故課程主題有類似性,但執行層面則有所不同;例如:各自採用不同軟性材質,像是麻繩、繃帶、吸管、鐵線…。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腦力相互激盪常有火花出現,多數參與討論的老師對於此種方式深感認同,在課程執行結束後,臺南區美感教師會再進行交流討論,分享彼此的執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