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實施於澎湖縣立西嶼國中,教師現任教於臺北市立明湖國民中學。

西嶼國中在近兩年前重新整理了一間美術教室,櫃子由校內蒐集,相關用品則陸續購買,學生獲得一個充實的空間學習藝術,但是,逐漸變多的美術用具卻沒有適當的盒子可以收納,皆是蒐集校內的空罐、紙盒來整理各式各樣的用具,即使教室內很整齊,但是沒有統一整理的用具使櫃子裡頭看起來有點混亂。
結合美感教育的「結構」課程,希望學生在過程中嘗試找出可以承受用具重量的架構,分別收好麥克筆、膠帶等美術用品,一方面使櫃子裡的分格中具有秩序,一方面藉由學生自己完成架構設計,養成孩子將用具細心分類的習慣,共同營造具備美感的藝術教室。

美感預期成果

1.希望學生能夠發現周遭的問題,利用「具美感的思考」尋找解決方法。
2.找出可行的答案後,引導學生能進一步思考「其他的方法」以及「更好的方法」。
3.學生可以理解結構中力量與美感的「對抗」或是「平衡」形成的美感。
4.思考如何應對結構中的穩固性、美感、功能性,能闡述小組做了什麼努力。
5.藉由「結構」的課程完成用具的整理,建立具備秩序的美感意識。

教師課後省思

1.課程的安排:「結構實驗室──美術用具架挑戰」至少需要六至九節的節數,甚至高達十二節課才能全數完成「任務A:穩定的結構」、「任務B:力與美交織的結構」及各自的進階題,本次的實驗課程因學期已結束,讓每班各組至少完成「任務A」系列,並以進度較快者進行「任務B」系列的方式進行。考量國民中學視覺藝術課程每週僅一堂課,完成本課程所有任務便是整個學期一半甚至近三分之二的節數,為避免「任務B」課程的不完整,以及學生長期學習同質性課程造成的疲乏,建議未來實施可選取其中的一系列執行,以確保課程的完整度。
2.手作的重要性:這次的結構課程,選用木條以及麻繩作為材料,色彩單純化,並強調兩者質地、彈性上的差異,各組可自行探索如何運用至結構試驗中。比起畫出精密的草圖再執行,學生在實作中更知道如何安排材料,並實驗他們的構思,因此,只要學生能確實說明他們的計畫,不妨直接讓他們實踐想法,在實作中體會樂趣。令身為教師的我最驚訝的是「手作」本身的影響力,學生喜歡鋸木條、繞麻繩──木條該怎麼鋸才會好看、斷面如何不裂成刺狀都是學問,麻繩的運用也在重複的纏繞中變成細膩的動作,孩子會用砂紙將木條磨去利角、修成圓角,甚至用美工刀割去不平整的熱熔膠,安全顧慮之外,更是為了他們慢慢找到的美感,當結構整體已完成,學生自然而然地發現,細節也需要配合,才能達到美感的和諧。
3.結構的加法與減法:學生較常以「加法」的方式思考結構,不論是增加支撐、增加黏著劑等,而較少從「減法」的角度來看待材料的使用,因為,後者相對而言較困難。課程尾聲,有小組初次的試驗成品就達成「任務A」及「任務A進階題」的目標,前往進階題時,這個小組原本想要增加一層平面在架子上,卻苦於美感的問題而陷入膠著,直到後來,孩子發現一開始的結構可以直接滿足「進階題」的所有條件,便捨棄了額外的設計,學生因此了解到──簡單並沒有不好,只要找出最合宜的樣貌。我想,這樣的結果跟小組最初的討論有關,除了考量如何達到目標外,他們的結構較具備尺寸使用上的彈性,應是在第一堂課分析家中架子的引導中,給予孩子思考的可能性。未來的課程,可針對各組的結構試驗狀態,分別給予加法的建議或減法的可能性,在試驗中,方法沒有對錯,卻有最合宜的答案。
4.讓學生「想辦法」並「解決問題」:在這次的「結構實驗室──美術用具架挑戰」課程中,課程精神定義在實驗,安排了各種讓學生「想辦法」的機會,包括試驗出來的用具架必須承重固定數量的物品,再放上更大尺寸的東西時亦能穩固,同時可放入美術教室的木櫃中,因此,結構的大小與調整性、拿取置放物品的方便性等,都是學生在試驗過程中務必考量的面向,儘管關卡重重,但是結構試驗能激發學生的挑戰心,不斷修正與思考的探索中,讓孩子找到樂趣與成就感。
5.將成品實際運用至生活:本次課程在最初就引起學生的興趣,原因是他們知道自己的結構試驗品將會成為未來的用具架,這對孩子而言是莫大的動機,因為成品具有用處,可讓自己與同學使用,自己做出需要的物品,讓美術教室的一角更美好,無疑將結構的美感提升至校園生活及歸屬感層面,然而,各組的試驗成品仍須取捨,教師需在最後的討論中,引導學生選出最合宜的成品。
6.一個目標與多個答案:這次的結構課程很流暢,學生的分組試驗成品也令人驚艷,陪伴孩子探索結構與美感的每堂課都充滿趣味。我想,最大的原因是這次的課程設計為「一個目標與多個答案」,在相同的主軸下,各組可以自由思考符合目標的作法,學生在實踐想法的過程中,自然迸發出不一樣的解答,少了限制卻多了創意,學生見到他組的成品會好奇地提問,試圖理解其中的安排與設計,並稱讚對方的巧思,這樣的課程方向有助於學生的思考與動機,未來亦可多加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