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以一張紙站立的五種方式→紙結構與構造的疊高承重實驗→紙結構的結合,製作可乘載物品重量的檯座或容器三個階段任務的練習,透過運用紙材質的實作實驗與設計思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理解關於「結構」與「構造」關鍵要素之內涵與美感,並嘗試為生活中會遇到的設計需求找到解決的方案。

美感預期成果

透過結構的觀察探究與操作實驗,希望同學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紙材質〞主動發覺物件本身結構之平衡性,在分享、討論及修正調整後,體認更多關於結構構造關鍵要素的美感原 則。學生在對物體的觀察與發現之後,展開美感知覺的探尋,內化並陳述透過視覺觀察後的感受。

教師課後省思

  1. 課程前期,在摺紙的階段同學對於〝結構〞的認知尚不清楚,不知道摺紙變立體可以做甚麼。經過教材修正,讓同學觀看網路上「關於結構在生活上的描述」影片再讓同學筆記重點,就比較能夠對結構的概念多做思考。
  2. 在兩張 A4 紙一手拿三罐可樂的任務中,教師有試做幾個範例讓同學理解要做的任務具體形象,但是同學看過後較難跳脫教師範例的框架。經過修正教學指引,同學產出的作品跳脫了一般的思維,產出簡潔有力但令人驚豔的成果。
  3. 教材的提供較著重於結構的理解,有些同學會失敗於物件之間的銜接,如果有機會再做一次課程,應該會增加一個讓同學練習構造關係的單元,再進行實作任務以減少失敗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