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日常生活中的各類物品,除了外觀、質感、功能等這類常被重視的美感因素之外,構造的設計安排是否適當與合用,更是扮演重要的任務角色。
本課程一開始就安排了拆解與再組構的實驗,目的是讓學生發現構造的存在與關聯性。接下來的兩堂構造小試驗課程,則是刻意設定不同的挑戰任務,藉此讓學生能動腦思考不同構造的存在方式,並反覆推敲與試用材料來產生更多的可能性。
課程最後是以【筆袋設計】來驗收學習成果,由於個人筆袋的內容物、盛裝方式、使用習慣均不同,因此學生將利用前幾次課堂中所習得的構造概念,融入個人喜好與對成品的期待,進而動 手設計自己理想的筆袋。這些貼近日常又逐步探索的學習經驗,將會讓構造的美學概念深植於人心,也呼應了美感教育的核心宗旨。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筆袋是學生日常最為重要的物品之一,這個宛如百寶袋的小小空間,裝載了每日學習的重要文具品,而學生們的筆袋樣式更是五花八門,這些都是值得探索與實驗的美感素材。因此本課程將讓學生透過這個早已經習以為常的學用品,來進一步認識構造的重要與美學。
  • 美感技術
  1. 對於課程的【筆袋設計】作品創作,學生將學會觀察需求、規劃草圖、實作演練等技能,而這些也正是美術設計的一套基本流程與概念。
  2. 本課程將會進行多次的實體操作練習,學生將利用教師所提供的素材與零件,挑選適當的工具,進行構造的組合試驗。
  • 美感概念
  1. 透過眼觀、手觸的過程,讓物件實體能歷經拆解與組成,對於設計思考的觸發,會是直接並且有感的,而這些感知會有助於課程目標的傳遞與建構,讓學生能習得對於構造的重要經驗。
  2. 能藉由課程的操作練習,由做中學,並且能將個人需求在作品創作中予以滿足。
  • 其他美感目標
  1. 學生所完成的 【筆袋設計】作品,將陳列在美術教室的展覽區域,教師將利用全校各班級學生進班上課的機會,引導學生們觀賞與認識構造之美,讓校園美感能更落實與提升。

教師課後省思

  1. 本課程在執行的過程中,學生對於第一、二堂課的反應是熱烈的,從紙盒結構的拆解與重組,體驗不同的黏合方式是否讓結構的處理上面能夠加分。不過在第三堂課的教學活動開始之後,學生們面對一張張平面的布料或紙張,要嘗試動手實驗做做看時,常會茫然與不知該如何開始。在歷經多個班級的教學摸索之後,發現學生必須實際將自己的文具用品放置在材料上面,試著放放看、擺擺看,這樣的動手操作過程,才能讓文具的尺寸大小、擺放位置等需求,都能被確實地納入規畫當中,而在這同時也使的創作的歷程更為流暢與順利。
  2. 本課程的完成品為簡易的布料與紙材去組構而成,實際上是無法當作真正的筆袋來放置文具用品。不過教師遇到好幾位學生,對於自己所設計規劃的筆袋十分喜愛,並且表示此課程讓她對於設計藝術又有了新的想法與興趣,甚至有位已經目標朝服裝設計方向邁進的女學生,興奮地再跟教師多要了幾份材料,想要利用課餘時間再將筆袋進階加工,做成真正的筆袋來使用。以上這些經驗都是給本次課程很好的教學回饋,也是身為種子教師的我,持續精進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