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我在閱讀建築書籍時看到,圓頂解決了公共空間大跨距的屋頂結構問題,而不同世代的建築師,對屋頂的結構工法,各自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再者校內的建築,為因應9年國教成立後初始的建築,波浪三角形的屋頂,也成為學生對學校的重要記憶,所以想從「屋頂」為出發,讓學生發現結構的美感。
期待學生能以相機、手繪觀察生活周邊「接合」、「支撐」的例子,和老師所給的建築範例,並使用傳統媒材「竹」片或竹條,以膠帶、麻繩、竹線等,結合基本竹編手法完成構造,並體解媒材特性,由嘗試或失敗的歷程中,完成對在校園中搭建屋頂的挑戰。學生經歷這次課程,能對生活中的結構/構造有感,由手作的課程中感知構造/構造的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由觀察、賞析的過程中,發現結構/構造 在不同型抗(使用結構達成作用力的平衡)帶來的視覺美感。也希望學生能就這次經驗,理解到對「竹」這項媒材與結構的關係,並對生活中的結構美感有所知覺。

 

 

教師課後省思

在實驗過竹棍之後,發現竹棍或竹筷裁剪困難,所以改將竹棍作為學生實驗結構的第一個小作品使用,即是讓學生用四根竹棍,加上紙張和膠帶,做成結構堅固的平行四邊形。在屋頂建築的單元中,則使用紙張捲成紙捲,作為基本建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