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使用《安妮新聞》報紙作為媒材,透過閱讀報紙中的科普知識報導,以及具有美感的版面設計,提供學生不同以往學習經驗的認知衝突,並從閱讀科普資料、播種與扦插、設計與繪製生態解說牌的活動中,增進對於動植物生態與美感的素養。
依照課程目標分為四個階段:
- 閱讀《安妮新聞》報導,並分析美感的四種構面,色彩、質感、比例、構成。
- 閱讀有關樺斑蝶的食草與蜜源植物「馬利筋」及其生態資料,並實際播種與扦插。
- 設計「馬利筋」種植區的生態解說牌,並進行分享與討論。
- 在畫布上以壓克力顏料畫出「馬利筋」的生態解說牌,並進行作品美感講評。
課程目標
- 能從閱讀中認識美感的四種構面,並以自己的發現與感受,對其構面進行分析與評價。
- 能認識樺斑蝶的食草與蜜源植物「馬利筋」,以及其他動物在該生態系中形成的食物鏈。
- 能根據自己對於「馬利筋」生態系的瞭解,設計該生態解說牌,並說明其理念與美感。
- 能根據設計圖創作「馬利筋」生態解說牌,並對作品進行自我與同儕評價、聆聽回饋。
教師課後省思
- 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由於我本身沒有美術背景,在開始進行美感課程前也未參加過工作坊,因此儘管在手冊上有對於美感構面的簡單說明,但仍不足以幫助我帶領學生認識報紙上的美感之處。 因此,我只能做到提供學生思考面向,而無法給予具體指導。而在學生創作完作品後,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後來只好求助於校內的美術老師,並邀請該師協助評量學生作品。 - 未來的教學規劃
未來會先加強自我的美感素養,等具備指導學生的能力後,再申請種子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