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閱讀安妮新聞第 15 期-內外並行-探索自己的天賦,認識作者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在文中所到的關鍵詞-Podcaster、心理師、天賦、內在探索、心流、向外探索,並逐步進行內外探索。閱讀已知與未知的你-周哈里窗,認識自己的性格與同學眼中的自己,並完成自己的周哈里窗圖畫。
課程目標
- 讀報教育:
認識安妮新聞,從報紙的刊頭、版次、版名、日期,認識一份報紙的組成。 - 閱讀教育:
安靜的依據提示,逐步從段落中找到生詞、關鍵字、主題句,並透過討論、澄清式問答,統整文章的主旨。 - 探索教育:
閱讀後依內外探索自己,並完成自己的周哈里窗,並與同學分享。
教師課後省思
- 教與學的差距:
教師對報紙內容的了解與學生的認知會有差距,一份報紙到學生的手上,學生的認知、情意、技能學習了多少,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 同儕之間的落差:
同年級學生雖年紀相仿,但學習態度各有不同,有的學生覺得內容很豐富,有的學生看到文字就害怕,所以得透過提問討論,才能知道閱讀的狀況。 - 真我透明度的不同:
自我探索,對大部分學生都可以真實表達想法,但某些學生喜歡隱藏自己,或是完全不想深入探究,因此作品看不出學生的想法與表達的內容。 - 資訊處理能力差異:
部分學生雖然在網路世界很活躍,但是使用平板、手機和電腦終究不同,細究之下才知有的學生使用滑鼠是有障礙的、標點符號的打字還不知怎麼使用。 - 閱讀內化的深度差異:
閱讀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根基,從輸入到內化再將知識轉化後輸出的過程,學生的程度是各有不同,因此在作品編輯上,有的學生一直無法打出文字,但是透過引導,或是學生念,老師幫忙打字,他再做美編,還是可以完成自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