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用視覺說數字-教科書裡的圖表美感」的課程設計,第一節「教科書圖表比一比」從美,是需要比較的開始~第一節課分組讓學生對教科書中(8下社會)統計類型的圖表的進行比較,讓學生嘗試練習對圖表的美感經驗觀察的描述能力,最後選定欲改造的教科書圖表;第二節「數字視覺化案例分享」-讓學生觀察「世界是100人村」不同版本如何運用視覺化數字視覺化的方式來讓數字說故事及「KICKSTARTER看見 150 個城市的最美風景」運用點與色彩的構成來呈現數字視覺化;第三節「美感首部曲-圖表形式發散」解構教課書裡的圓餅圖與柱狀圖,透過改變排列方式來翻轉統計圖表形式,各組以黑灰白色塊的幾何圖形的排列來討論圖表形式;第四節「美感二部曲-圖表形式收斂」各組就上節排列的圖表構成,進行降低雜訊、加強訊息關聯性的調整;第五節「美感三部曲-色彩組合」就上一節作業再進行改造圖表中色彩的「強調性」與色彩的「調和性」配色的探索;第六節「許我一個美感圖表」則是『教科書統計圖表改造後』作品討論與意見回饋。

美感預期成果

  1. 色彩美感素養的養成:期望透過色彩意象的觀察、反思與試驗等的反覆操作,養成學生視覺形式的美感素養-讓圖表訊息傳達精簡、品味提升的能力。
  2. 用視覺化的方式來翻轉統計圖表:透過此次視覺化的數字課程,學生能翻轉教科書統計圖表的樣貌,透過圖象將龐雜的資訊,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呈現。

 

教師課後省思

                                                                                                                                  視覺化表格-要同時處理訊息的精確傳遞與視覺畫面的美感構成,對能力不足的學生有其困難度:

  1. 課本內的圖表類型,依其使用多至少的比率分別是-圓餅圖、柱狀圖、折線圖、階層圖,而每種圖表有其原本設定的主要功能。要翻轉圖表呈現的型態,學生必須先掌握這個圖表所要傳達的訊息為何?這關係學生對圖表的閱讀分析能力的。能力較不足的學生,常在此卡關,不知如何提取圖表的優先訊息。
  2. 圖表統計有許多數字要量化處理,學生在圖型比例大小精確呈現有困難,這牽扯到數學比例轉化,因此在此單元只能讓學生以四捨五入概略呈現。
  3. 調整成表格的步驟式視覺探討,對國中生較易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