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 第一節
搭配翰林版課本:生命的肖像單元,先發下第十期安妮新聞報和安妮新聞閱讀學習單,請同學依老師指令完成學習單內容。
- 第二節
- 以薩提爾冰山理論來說明四種應對姿態。
- 請學生以一個最近影響自己的最大事件,運用課本中的冰山探險一層層寫下自己的「應對姿態」、「感受」、「觀點」、「期待與渴望」、「自我價值」。
- 引導欣賞達利的《冰山素描》,根據自己的冰山探險文字,完成自己冰山下的圖像。
- 第三節/第四節
- 分成六組,發下筆電、小白板、白板筆,抽籤決定各小組的自學素材:高更、林布蘭、梵谷、畢卡索、大衛˙霍克尼、劉其偉。
- 網路查詢重點:藝術家生平際遇、自畫像形式與風格、作品呈現自己的凝視與關照。
- 條列完成小白板的重點筆記。
- 各小組以筆電、單槍搭配小白板筆記上台分享藝術家得自畫像。
- 第五節/第六節
以課本中我的印象圈學習單為創作引導,探索自己的形象,完成自己的自畫像創作。
課程目標
1.能透過閱讀安妮報紙,探索情緒並更加認識自我內在
2.能透過自學與小佐合作學習,體會藝術家所傳達的關於生命的探索與觀點
3.能運用多元的藝術形式,表達自我並提升生命價值
教師課後省思
- 雖然自我內在是很私人、很隱諱的,但是透過安妮美感報的美感插圖與循序的文字閱讀,宛如做心理測驗般可以使學生很很自然地去面對自我的情緒並記錄下來。
- 若教師有心理學或藝術治療背景,關於情緒的引導會更加得心應手。
- 當下上課時沒有配合背景音樂播放,若有適當的音樂陪襯相信執行的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