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 以南一版六上健康與體育《第一單元 環境體檢大行動》為本,第2和3小節談及單元主軸「行動」,除了用文本的文字、圖片和影片喊話(口號),帶學生從觀察校內回收場,並用行動執行「保護(校園)環境,從自身做起」的口號,才可能真的在環境與品德議題由小見大。
- 從這學期「班班有鮮奶」的奶品回收校園問題切入,提問學生們從政策入校執行後,觀察到校園中有新的環境亂象,提問源頭,學生都知道校園環境問題出在人。
- 我們不應該為亂象要求學生們成為有公德心的人,而是應該從根本引導起,期望學生在經由iPad融入的合作思考和安妮新聞的紙本自學閱讀後,回到大班討論有組間互學的火花,有了回收知識的奠基,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的「回收行動家」。
課程目標
- 認識環保行動的參與與回收概念
- 描述生活行為對個人與群體健康的影響並做出正確的回收行動
教師課後省思
如文所提,臺灣的回收體系極其複雜,其實沒有全然的標準答案。
- 學生做完測驗後的大班討論,在「手機殼是一般垃圾?」和「落葉🍂要回收?」激起了不少火花,相必是和生命經驗相左,所以讓大家有了質疑聲,也藉此探討了大家對回收分類的迷思和困惑。
- 回到教學目標,四維國小是擁有近2400位學生的大校,只要有5%的學生不好好做回收,那麼人為垃圾的環境問題就會很驚人,反之,若90%的學生都能夠有校園回收基本知識並願意執行,那效果更是可觀!幸好,素質高的學生們都同意成為環境體檢的「回收行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