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前導活動:發下安妮新聞,先帶著學生了解什麼是安妮新聞(A New Newspaper in Education),學習報紙的編排結構與主題大綱、版面構成要素、色彩計畫與整體美感安排等等。本學期學生閱讀的是第七期地球護衛隊專題,從各種不同面向聊聊「垃圾」對於環境與人的影響。
熱身活動:讓學生觀賞公共電視製播的海洋生態紀錄片「沈睡的水下巨人」,讓學生透過銀幕,平常看不到的海洋沉船來詮釋台灣的海洋生態,生態系良好的海,沈船會是滿滿的魚群與各式軟硬珊瑚,相反的空蕩蕩的沈船,代表海洋資源的枯竭。
主題活動:學生有了上述兩項學習之後,與學生一起探討海洋枯竭的原因,我們的生活方式如何能不過度消耗海洋漁業資源以及如何解除永續利用的危機,最後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上台發表。
課程目標
- 學生能透過跨領域的知識,展現對人文與環境議題的關懷及省思。
- 激發學生保護海洋資源,促進永續發展。
- 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議題,以達成全球學習與永續發展目標課程發展之理念。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有了上學期的閱讀經驗後,熟悉安妮新聞的內容編排方式,在引導上可以很快的進入狀況,此次採用了安妮新聞第七期地球護衛隊專題,學生曾經學習SDGs專題,所以可以相呼應學習目標,討論內容更加深加廣外,報告內容也相對精彩而多元。
觀察到大多數的學生對於大量文字閱讀的興趣動機不濃厚,但安妮新聞精彩的封面與跨頁插畫吸引學生目光,願意主動與同儕分享與討論,甚至期待其他期數的主題內容。
這次的主題若能結合其他科目進行跨領域結合,相信學生的學習將會更豐富,期望能有志同道合的教學夥伴一同加入美感智能閱讀的行列,一起共備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