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不一樣 | 美感教育

漢字不一樣

課程資訊
  • 學校: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 教師:李雲翔
  • 課堂:國文
Read More

課程簡介

引領學生透過視覺、嗅覺、觸覺等感官體驗認識安妮新聞, 並從第 14 期的專欄閱讀及討論中認識 :

衣著是一種表現自我的方式,而且品味會變你喜歡的風格不會永遠相同。事實上你想表達的意

念若是身體,文字便是衣著;倘若視文字為身體,那麼風格多變的字體便是衣著。我們引導學生思

考你想表達什麼?如何呈現比較對味?希望學生能夠結合多元的創意表現,嘗試以具體作品傳達漢

字的抽象意義及感受。

本次教學設計依然在安妮新聞豐富而多元的主題引導之下,教師作為學習的引介者,鼓勵學生透過

閱讀與討論,誘發欣賞漢字意涵與詮釋創作的動機,並付諸行動呼應美感智能閱讀的啟發。

我們嘗試在國際教育的交流活動中讓學生帶領外籍生透過查閱字典及書法字典,進一步認識父母

為自己命名的意涵及期盼,再分別嘗試用筆墨和不用筆墨的方式,思索如何表現出你對於漢字的理

解與感受。

課程目標

  1. 鼓勵學生透過視覺、嗅覺、觸覺等感官體驗,發掘安妮新聞的特色與同儕分享。
  2. 透過報刊專題引發學生思索衣著表現個性、文字彰顯意念的關聯性。
  3. 嘗試將漢字意涵以多元技法、視覺化方式呈現。
  4. 上台分享個人作品與創作理念。

教師課後省思

  1. 安妮新聞資料豐富,然課堂時間有限,因應學生具備高度的閱讀興趣,故引導學生找出最吸引自己的篇章和同儕分享,並將刊物放置於班級和圖書館,提供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閱覽。
  2. 學生創意無限,但專業科目課後作業繁重,故需要教師耐心提供課後諮詢,讓學生有充足時間逐步實踐個人創意構想。
  3. 學生第一次深入了解姓名的意義,並與外籍生、同學分享,感到興味盎然。初次體驗非楷書的書寫方法,重新認識圖像組織與線條比例,可以滿足塗鴉的樂趣。
  4. 學生樂於分享自己天馬行空的作品和創作理念,甚至連家人也對該項創作感到好奇而參與其中。作品設計理念成熟者,可鼓勵參加校外圖文創作徵稿,拓展學生展現才華的舞台。
  5. 紙扇書畫創作搭配外籍生交流活動,增添了國際教育的樂趣,亦發揮了美感教育無遠弗屆的實用功能令外籍生與同學都很滿意活動體驗的成果。
李雲翔
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