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首先著重於美感構成的視覺觀察。

第一堂課先以器物經典案例的觀察和比對著手,讓學生了解構成是什麼?以及影響美感構成的因素有哪些?對稱性或節奏感、韻律感等。

第二堂以水果攤、書報攤和經典案例的圖片為例讓學生從觀察與討論中了解美感構成的形式〈對稱 平衡 主從關係 格線分割〉

第三堂課在洞洞板的活動體驗中以操作的方式體驗美感構成的形式之美。

第四堂課進入生活沓查,在學校圖書館空間中進行實地空間操作與體驗,從圖書館的空間觀察和繪圖紀錄讓學生了解ㄧ個實際空間的陳列與構成的關係,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運用美感構成形式讓空間可以設計的更好、更美?

第五堂課則讓學生開始進行圖書館美感構成的構思,學生必須以組為單位設計出理想的圖書館櫥窗設計。

最後在的六堂課中進行「圖書櫥窗設計展」的習作和心得發表。

美感預期成果

1. 了解美感構成之於生活的重要性。
2. 能分辨影響美感構成的因素。
3. 說出美感構成的形式。
4. 能操作並運用美感構成形式。

教師課後省思

本課程計畫在設計時,因考量構成和美感形式的連結和完整性,將可成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堂課進行時希望先讓學生從組成形體〈物件〉的構成元素開始,了解形體〈物件〉的各部分組成及其關係,課程介紹時導入構成形式遞進、反轉,讓整個單元的學習能從物件元素組成連結至美感形式的學習。第二堂課以美感形式的延續學習為主,以美感形式四關卡〈對稱、均衡、主從、分格〉為延伸學習內容,課程執行後發現幾個問題:

1. 內容過多,應縮小範圍:
第一堂課上完時發現學生好不容易建立的遞進、反轉的概念到第二堂的四個構成形式〈對稱、均衡、主從、分格〉已經有點混淆,後面的四關卡部分好像學生印象比較深刻,初判應該是後面的美感四關卡較容易掌握重點學習,因此,下次課程設計將鎖定在後半段的美感四關卡為主要學習重點。

2. 操作材料的適用性應多加考量:
第三堂課以點線面操作美感四關卡的部分,學生對造型圖釘和線材的操作相當感興趣,在過程中常聽到學生對自己的點線面構成感到滿意,點點頭表示:「我覺得這樣好美喔!」在驗收分組成果時也發現學生能具體說出美感四關卡的相對應操作,因此,對於材料的選擇兩個入班進行課程的任課教師皆認為效果不錯,但是遞進和反轉的部分就比較不容易透過這些材料操作,因此這個部分應改進操作材料的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