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這學年整體課程的設計與規劃,有別於上一年度的全班導讀,而是以小組自選主題為主軸,教師設計單元式課程,引導學生探索各單元主題內容,再透過多層次的提問與資訊科技的融入,讓學生能夠延伸學習內容,針對文章中提到的概念內容,進行加深加廣的探究,並製作剪報作品、簡報統整與全班分享。
課程教學時間主要運用兩週一次的彈性課程與部分的美術課時間,教學模式除了教師的直接教學外,更著重在小組討論來增加學生的想法交流與激盪,並透過全班性的分享讓學生有不同想法的刺激。而學習的檢核會透過學生的口頭分享、剪報作品的分享來進行,而教師也能透過學生的分享來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調整、修正教學策略,讓教學更符應學生的學習。
課程目標
- 能學習到安妮報紙的主題內容,內化多元知識。
- 能夠透過閱讀安妮報紙,增加文本閱讀的興趣。
- 能夠歸納、統整安妮報紙的主題單元重點,並延伸學習。
- 能夠善用多媒體設備輔助學習,讓學習更具可能性。
- 能與同儕分享自己的想法,並盡力完成小組任務。
- 能運用剪報、簡報形式來整合學習內容。
教師課後省思
安妮報紙有著神奇的魔力,第一年實施報紙入班教學時,學生一開始總會覺得文章的內容太深有些難理解,在閱讀上有些困難,但這學年轉換了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先自由探索,找尋自己喜歡的主題閱讀並簡單摘要內容,在進行全班性的共讀活動,最後再到小組擴散性的學習統整,讓報紙的閱讀,不再單單只是單一選擇性的文本閱讀,而是真的享受讀報樂趣的美感視覺饗宴。
而這學年的讀報因融入了課後事前的閱讀,家長們的回饋都很真實且感動,孩子們大都能自主性的閱報,還將閱讀的氛圍帶給家人,無意間也提升了家庭閱讀的樂趣與氛圍。安妮報紙的閱讀不僅提升了學習興趣外,也在潛移默化中增進了美學素養與閱讀理解能力,真的是很棒的學習素材。
在偏鄉小學運用安妮報紙融入教學,初期真的會因為學生的先備知識較為薄弱而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引導,且又因小學校的活動較多,時常找不到適合的時間進行課程教學, 故在調整修正教學計畫後,將課程模式拆成了課前、課中、課間、課餘、課後等部分進行,這樣的調整不僅不會造成學生的學習負擔,更能夠有效的運用時間,讓學習的效力更大更全面,才不會辜負了這麼精彩的學習素材。
經過這兩年的課程學習,具體的觀察到學生對於閱讀、歸納重點、剪報,甚至後期的簡報製作,都有顯著的成長;若接下來有機會再次使用安妮報紙作為教學素材,會以教師直接教學的形式作為學習引子,學生自主學習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向,再透過同儕間的分享、交流,增加學習的豐富度,同時也能看見學習不一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