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課程活動分成三個階段,從個人心願小卡書寫、剪貼、編排,到抽屜的分類收納擺放,進而到班級佈告欄訊息分類規劃後的設計呈現。
以構成為主出發,認識秩序、樣式、色彩、質感的影響力,在有所限制的條件中,引導學生辨別並區分出事物的主從關係,希望學生和自己正在擺放的物件之間產生理性的對話,並抱持著多嘗試的態度,觀察且從中發現美所帶來的樂趣,最後共譜出和諧、美好的對話。
從學生經常在做的事,每天看見的物件,連結上美感中的構成,讓學生發現,原來美感無處不在,原來美感與自己有關,同時願意去感受、多嘗試、並懂得取捨,進而主動在乎生活中的美感,發現美感跟自己生活大小事的關聯性,渴望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美感預期成果

本課程為「排排讚,我與佈告欄的協奏曲」課程之延伸。
●在之前的課程執行中,很多學生拿到材料、主題,經常立刻就動手,不經思考,一個動作下去,即使遭遇困難,習慣都將錯就錯,不再調整更改。此次課程,想改變這樣的慣性,先在第一堂課讓學生認識具有美感的構成方式,讓好的觀念先進到思維中,思考過後才動手製作。

●學生能根據物件的元素進行分析,多方嘗試擺放出在畫面上最合宜的位置。了解個人的喜好在美感運用上,有時候並不可靠,我們需要憑藉更多的經驗來作為養份。套用課程說明中,美感構成的邏輯方法,找到更適切的運用。

●描繪能力佳確實有機會創作具美感的畫面,但如何整合各項要素,透過好的構成,統整畫面,更是我們要學習的。透過課堂上的經驗與歷程,逐漸內化,期待可以藉由一次次的學習,感受美感所帶來的愉悅,自然發生好的演變,讓演變伴隨學生成長,最終以一種與環境共好的方式做出自我表達。

●期許學生保有觀察力,培養注意力與好奇心,去思考並實踐運用,進而提升自己的美感素養。未來,能提供自己專業能力,改善公共空間,創造更好的環境品質。

教師課後省思

1. 此次授課學生為美術班學生,課程中發現,在構成的方式運用中,部分學生較一般班級學生懂得留白的美感,也較有對稱、整體性,不會一直要將版面塞得過於雜亂滿滿的。
同時在新願卡的練習中,因為有顏色的限制,眾觀學生作品,更能聚焦在編排構成的運用,且大多數學生作品均有合宜具美感的表現。

2. 美術班學生不遵守練習所設限制的學生比例較高,許多人有慣性的思考方式,或是因為擅長用色與描繪,便缺乏取捨能力,過於求多滿,未能專注在單一構面;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學生也較有能力處理多個構面的要素,進行整合。

3. 第三堂課「抽屜超展開」練習中,因為增加了回家後的練習,不但有了延伸更能看見不同樣貌的構成;透過學生照片與學習單分享,發現學生更有感於何謂美感,並且能刺激學生對未來的環境產生更好的想望。

4. 在佈告欄的構成課程中,發現許多學生能運用不同媒材有繪圖、配色的能力,但缺乏將要素合宜分佈擺放能力。在未來的課程必須更注意學生設計時的想法,並且留意每一個階段的操作,多做嘗試、調整,逐漸提升個人敏銳度與品味,以延伸至其他作品與環境美感。

5. 缺乏編排構圖的練習,忽略構成是一個畫面美感重要關鍵,很多時候只將心力放在繪圖上;未來,須透過賞析與不同方式的練習累積更多美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