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過去一年,全球環境挑戰不停歇,包括氣候變遷、海洋危機、森林大火等等,在未來我們人類所生存的環境將面臨種種極端氣候、甚至天災發生,而我們生存的社會環境究竟會有什麼樣的變化?究竟城市是以毀滅、荒蕪的姿態存在或是朝向新能源的發展,或是我們生活的世界早已不再是地球環境,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思考氣候變遷帶給人們的影響,同時人類該有怎麼樣的行動和態度去面對此刻的環境議題。
課程當中將透過照片圖像與手繪創作,以超現實拼貼手法呈現未來世界的樣貌。

美感預期成果

以構成為美感核心,讓學生能在平面空間有效地進行美感表達,漸漸加入圖像符號形成視覺傳達,同時學生能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進行議題的反思和行動。

教師課後省思

在執行過程中,學生在空間表現上較弱,雖是以超現實空間為概念,但部分學生只是單純拼貼圖片,而未考慮物件與房間結構的關係,導致原先具有深度的空間,常導向平面化的呈現。後續可以先引導學生思考前景、中景、後景的空間變化,並提供示範,展示錯誤與正確的拼貼方式,能讓學生理解如何使空間更加合理。這樣的示範,也可以用在城市拼貼。最後的成果有點像是城市地圖,教師在提供建築素材時,可以試著讓他們打破原本建築的樣貌,以不同的視角去看城市,不然學生很容易被既有的圖像綁住。
素材的部分,多是教師準備各樣的二手書籍、雜誌,書籍的主題可以多挑選設計、建築、室內設計雜誌為主,學生有相對多的素材可以剪取,也可以在準備多元的平面拼貼素材,例如紙膠帶、霧面色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