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以校園植物的葉子做為媒介,觀察植物葉脈對稱的美感,用氫氧化鈉溶解葉肉,讓孩子能清楚看到葉脈,並寫下觀察之心得。請學生利用不同大小、不同樹種的葉子,做構成的練習,實踐構成的古典美學,引導學生藉由秩序的「重複單一」以及「整齊與韻律」建構構成的秩序美。
表現任務:將排列好的葉子,用黑色簽字筆繪製於透明片上,掃描後製作成熱轉印紙,學生按照杯子的面積,去設計與安排轉印的對稱或平衡或主從之構成元素的圖案,要符合「重複單一」以及「整齊與韻律」之秩序美。

美感預期成果

讓國中的孩子們擁有正確的公民美學觀,並連結校園的校本課程「生態美學」,讓其了解植物之美,希望他們對於「秩序」的核心概念和「構成」的對稱、平衡與主從的元素,能清楚的運用其原理原則,並且可以實際的實踐出來,期望他們知道美感的多元性質,慢慢去認識生活周遭的環境與事物,是可以藉由選擇去改造而改變的,美感本身就是體現生活,人們對於美總有著苛求與追求,美的事物會令人心情愉悅,如果學生能感受到”嗯! 這樣很美”,就達成課程的目的了。

 

教師課後省思

將美感的秩序和構成概念,用校園植物的葉片做媒介,去完成帆布袋上的圖案設計,課程設計是想讓學生聚焦在排列上,所以去除掉色彩這個變因,將構成的概念搭配秩序,讓學生用簽字筆以描摹的方式,忠實呈現出葉片的大小與形狀,選擇利用熱轉印的方式來做展現,因為它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佳效果,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想法與創作,希望這個課程能培養學生對於美感元素的理解,能存有高度的興趣與行動力,能隨時當個觀察員,能反應生活周遭的美感,並實際運用在生活事物上。

安插安妮新聞第二期的內容,是因為剛好能契合這次美感課程鎖定的主題,每一個編輯之文章與圖案,皆非常貼近七年級的生物課程,能讓孩子們做自然領域學習的延伸教材,這次只利用到恩斯特 海克爾的「人的系譜」和「自然界的藝術形態」這一章節,讓學生藉由這位超強的醫生、解剖學家、生物學家以及畫家,這麼多重身份的海克爾,欣賞其研究與畫作,去做校園植物的演化圖,學生能很快地瞭解如何去著手收集資訊,能分工合作互相討論那些植物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