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以「構成」為主, 色彩為輔,學習二者之間相互搭配出和諧的畫面安排,在第一週讓學生觀察活中構成的美感,並分組討論思考線條分割及幾何型在畫面上的構成。第二週,小組分享從生活中觀光地圖、平面廣告、書籍等文宣找到的構成元素。課程結束前,老師做統整歸納,並預告下兩週課程主題,請小組用課餘時間討論學校空間特色元素。第三、四週地圖裡的構成,教師先帶領小組學生討論校園裡的元素,並以主題式思考,讓同學小組規劃並帶入infographic資訊視覺化概念設計。第五週結合AR技術,擴增地圖的功能及感受。 最後一週,為小組學生上台報告及分享,後續再挑選特色作品作為校園美展使用。此次美感課程欲透過藝術實踐,建立利他與合群的知能,培養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的能力。課程中帶領學生活用藝術符號表達情意觀點和風格,並藉以做為溝通之道。學習評量部分,重視學習的歷程與情境,小組同學能將藝術知識、表現過程與完成作品整合於生活實踐中。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會把色彩、圖像、造形組織起來,作出系統性具有美感的布局。
  2. 經由手、腦來體驗、思考,並透過此課程,培養其發現、創造嶄新的美感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1. 此次課程因為安排在期末,學生有各科作業成果須完成,所以繪製地圖過程中,學生較匆促無法用心著墨。
  2. 這次使用學思達分組製作最後課程成果,發現學生各有其專才,有些小孩適合文字撰寫,有些小孩統整領導能力佳,有些小孩配合度高…..,皆能各司其職,完成作業。
  3. 欣賞各班各組作業成果時,學生反應因為108課綱所以各科作業相當繁重,且部分觀念與地理科高相關,思考未來以構成繪製校園地圖時,可跨領域與地理老師合作,作業呈現可較多元且減輕學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