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實施於台南市立歸仁國民中學。

本課程著重於探索材料的特性與美觀好用的結構之間的關係。活動從覺知特定結構形式的型態種類與材料有關開始,通過工具的練習,體驗軟硬材料對抗地心引力的相對型態,發現軟性材料的可變與依附的特性。再藉由相似的典範轉化,選配複合材料,嘗試編織、纏繞、浸泡等方法,進行摺板、砌組、薄殼、組合等改變軟性材料狀態,形塑薄殼、空心柱狀、方盒結構體,初步嘗試應用於改善生活機能的小物件。

美感預期成果

1.累積美力經驗,認知結構形式樣態與材料特性有關。
2.能轉化生活中類似經驗的典範,用於探索符合美觀好用合目的性的結構樣態。
3.以理性態度思考「材力」結構關係,有感「尚好」脈絡的整體秩序,改善生活用品。

教師課後省思

課程首先從回顧106-1期課程內容開始,發現學生對於相關結構知識性的問題忘得快,反而是當時在實做過程中補強經驗、耐震測試失敗與成功經驗及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內容學生記憶猶新,說明實做與對話是有效的學習策略之一。承此,反覆思索如何以最貼近學生生活的物品作為七年級生的引導進入軟性材料結構的探索是攸關此課程是否達到學習目標。因此,進入實驗課程第三個班級開始,放棄以ppt圖像引導方式,藉由一次性塑料、紙材的杯子、盒子等物品讓學生探索結構所在並且與學生對話有不錯的開端。學生能夠發現杯口的厚度、盒子轉折處都是結構所在,使得本課程在實際操作過程順利許多。

過程中,對於練習一紙張如何成形,學生通常能夠輕易完成,但是轉換成麻布、麻繩材料之後,並無顯著的派上用場,必須提示學生相關經驗的轉化與應用。另外,以白膠作為麻布內部強化材料,在一週一堂課的短暫時間,學生確實有壓力,似乎在忙碌中逐一完成任務。對於謹慎思考的學生造成很大的困擾。若能夠調整增加2堂課成效可能會更好。課程設計任務可朝向短時間可完成任務為宜。

最後從分享討論與心得可知,學生普遍察覺團隊合作與否是影響任務是否完成,而結構對他們來說就是補強與強化概念最能夠嚷嚷上口。對於解決能力(潛移默化)、成就感、自信心皆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