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的異想世界 | 美感教育

服裝的異想世界

課程資訊
  • 學校:高雄市左營區新光國民小學
  • 教師:高志遠
  • 課堂:藝術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從第14期頭版插圖切入,讓學生找尋線索判斷插圖人物職業,帶出課程主題-服裝,介紹並分享安妮新聞報紙的理念及編排設計特色;學生閱讀安妮新聞報紙,使用ipad搭配Loilonote平台,擷取重點並找尋答案,理解文本所要傳達的核心重點。

取五年級社會課本中日據時代的婚禮大合照照片,觀察合照中人物所呈現多樣的服裝樣貌,帶出服裝背後的文化意義,利用kahoot!的遊戲評量模式,從人物服裝判斷所代表的國家,增進學生對課程主題的參與度和興趣。

  • 服裝設計師:學生觀察服裝不同形式所產生的差異,把自己對服裝的想法在男女模特兒身上呈現,有意識的思考並繪製服裝設計圖,大量從生活周遭收集各類型的材料,材料挑選必須要有不同於紙類的選擇,避免過於侷限,從收集材料的過程中培養對材料質感及效果的敏感度,利用適當材料呈現自己的服裝設計概念。
  • 服裝發表會:把自己的服裝設計作品轉成數位檔案,呈現在Padlet平台,學生化身為服裝設計師,錄製自己的服裝設計理念,分享自己的創作想法,欣賞他人的作品並學習給予正向實質的回饋。

課程目標

  1. 能閱讀安妮報紙內容,並掌握文章要點。
  2. 能欣賞並感受不同服裝的文化差異,並融入於設計。
  3. 能有意識的設計出男女不同造型的服裝。
  4. 能分享說明自己的服裝設計,並欣賞他人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服裝的主題其實不難入手,端看老師想要達到的教學目標而有不同的呈現方式,個人認為課前的引導更加重要,因本學期執行此課程的時間較短,實際執行時間又大於原本的設定,要在有限時間讓課程能完整進行,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課程引導運用數位學習的方式,利用ipad搭配Loilonote、kahoot!平台進行,可讓學生學習更加聚焦,kahoot!的遊戲性質也可激起學生挑戰的慾望,提高學習興趣。課程安排在閱讀安妮新聞報紙預留的時間太短,學生不易在指定時間內完成擷取重點及回答問題的課題,但從學生的答案可以發現,學生都能夠找出文章的重點,故往後應可在課前先讓學生完整閱讀安妮新聞報紙,課堂再進行擷取重點回答問題,相信會有更好的成效。

由於學生對於服裝的認識有限,設計服裝時避免憑空想像,需透過ipad搜尋相關圖片,認識服裝的款式、剪裁、功能、細節,接受一些視覺刺激,才不會落入千篇一律的設計。因學生須配合自己的設計收集各種質感的材料,作品效果的呈現往往和材料的選擇成正比,教師可鼓勵學生彼此交換材料,讓手上有更多可運用的資源做選擇。

學生從服裝設計、材料選擇、材質搭配、質感呈現都需要經過思考與設計,創作的時間比預期地來的多,課程實施時間不足,最後只能完整完成1位模特兒的服裝設計頗為可惜,畢竟當初課程設計希望讓學生有機會設計不同性別的服裝,唯有實際在設計服裝時才會去思考服裝的搭配。

服裝發表會目的在於讓學生能有機會談談自己的設計,分享自己的設計亮點,同時也了解他人設計時不同的考量,利用Padlet數位平台,呈現每位學生的服裝設計,以短影片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設計理念,打破時間的限制,讓學生能利用課餘時間彼此學習。

高志遠
高雄市新光國小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