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大稻埕的經濟發展,從一開始的茶產業,繼之而起的是南北貨.布市商業活動,目前文創產業也逐漸蓬勃發展。上學期帶學生從色彩的角度發現大稻埕之後,接著要從茶葉探索大稻埕。茶葉,從採收、撿茶、烘焙,都會有不同的色彩呈現,若茶葉和大稻埕的布材相結合,會產生什麼不同的火花呢?這次,先帶學生認識大稻埕為以發跡的重要產業產物-「茶」,先品茶再藉由觀察不同茶葉及其茶葉的色彩並找出色票,品茶.使用大稻埕的另一項產業-「布」,以素坯布做為素材;以茶葉作為染料,染出在地化色彩及天然色彩的茶布。接著,運用南北貨中的香茅、樟樹、艾草做材料,讓同學分配其中的比例,製作功能及色彩兼具的特色文創香包。最後,運用廢紙加上茶葉或南北貨中藥的素材,作出特色的香包標籤,更富在地風味。

美感預期成果

期望藉由這堂課,讓同學藉由明「茶」暗「紡」的主題,並透過「茶」顏、觀「色」的步驟,認識在地產業-茶產業,並從色彩的觀察後更了解茶,且體會茶色給人的感受,並可從染布過程中知道漸層、重覆、比例…等的美感理念如何應用在生活物件上。另外,也激發學生對於在地產業如何與商品結合的想法,產業的傳承並藉此種下創意的種子…..

 

教師課後省思

1.此次課程是用學校在地大稻埕地區的重要產業-茶和布,兩者做結合的課程發想。在課程準備的過程中,自己也更加認識這兩種產業在大稻埕的重要性,能夠透過課程帶學生和大稻埕做連結,從閱讀文章畫出各國茶的特色、觀察茶葉時認真的神情、疫情期間一起認真線上討論可發展的文創商品,在到茶染布的實體課程時,他們體驗到天然的茶染布,染布過程中充滿紅茶的香味和學習到環保自然的概念,配上中藥草的馨香包,學生臉上的成就感,讓我覺得這堂課很值得再繼續持續進行。

2.因應疫情改採遠距教學,使用了googlemeet、classroom、jamboard和google表單的方式實行課程教學,原本覺得無法在現場與學生互動狀況下,課程會很難進行,但學生可在家中使用多媒體寫作業,也有不錯的成效,且在整理成果報告時,發現資料統整十分方便,也看到了許多平常處理困難的數據,也是另一項收穫。

3.此次因為疫情的關係,途中更改課程內容,雖在開學後補上,但學生之前所查的茶染步驟印象不夠深刻,指導時間較多擔誤到進度。

4.兩節課的時間要完成茶染布是不夠的,原本需要學生自行測量茶葉.明礬.水及煮茶的步驟,需要老師先行協助,建議將時間拉長或增加一節課,讓各組在前一節先把茶葉和明礬的克數量好,並完成紮染的綁法,如此可在兩節課內只進行茶染的步驟,這樣就來得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