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習俗大不同 | 美感教育

新年習俗大不同

課程資訊
  • 學校: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國中部)
  • 教師:葉國慧
  • 課堂:社團
Read More

課程簡介

「閱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閱讀有助於理解外在世界,能夠有效的擷取知識訊息,轉化成自身的知識,並運用於日常生活中。而「讀報教育」是在學校或家庭,以報紙做為教材的學習活動,因此,我們利用負擔較輕的報紙,來鼓勵學生們體驗「閱讀」,讓學生們慢慢體會閱讀也可以是一件有趣的活動。

此次的課程使用冬季特刊中的小主題「體驗不同的元旦習俗,找回你的能量」。首先,讓學生閱讀《安妮新聞》從而文章中瞭解不同國家因歷史、宗教、民族差異而各自發展出的慶祝方式,接著連結到自身經驗,討論元旦跨年與農曆春節的不同,並分享個人家中在農曆年期間所做的事情,並將情景繪製成「分享家中的過年習俗」。

課程目標

  1. 學生能夠依照文章內容,分析文章,希望能藉此強化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 學生能夠從文章中選擇一個主題(國家元旦習俗),依據選擇的主題思考,成為主動學習者,收集資料,與同學分享。
  3. 學生能夠將內心想像的抽象概念,具體地用文字呈現出來,並繪製成圖像。

教師課後省思

很開心這學期能夠繼續申請「安妮新聞」,利用一學期的幾節社團課,帶領學生閱讀安妮新聞,並進行活動,讓學生愛上閱讀,進而有所收穫與產出。還記得發下安妮新聞讓學生閱讀時,學生們的驚嘆聲猶在耳邊,他們驚呼報紙色彩的飽和以及報紙材質的良好,他們對於安妮報紙的第一印象都相當美好,這便是我們社團閱讀課成功的第一步。

此次的課程使用冬季特刊中的主題「體驗不同的元旦習俗,找回你的能量」。這篇主題介紹了七個國家的慶祝方式,每個國家都有其特殊的慶祝方式,學生們在閱讀文章的當下也嘖嘖稱奇,甚至一直詢問「這是真的嗎?」「好特別喔!」因此,教師便利用此疑問開啟下一環節,請同學們去找查資料,不論是實體書籍或是網路介紹,引領學生進一步地擴大閱讀視野,最後將所搜尋到的資料整理好,並與同學們分享。接著連結自身經驗,回想農曆春節期間,家中所做的慶祝方式,使用文字、圖畫將情景描述出來。

在搜尋相關資料的環節時,也許是學生們主動探索的積極性不足,亦或是先備知識不足,因此在找查資料時主要是依賴網路資訊,將網路所搜尋到的資訊做整理、報告。然而網路上的資訊量十分龐大,學生們比較難分辨哪些資料是他們所需要的,甚至是他們所搜尋資料的真偽都有待商榷。

教師從此次的教學活動當中,發覺「媒體識讀」相關知識的重要性,因此計畫在下一次的教學活動前先進行「媒體識讀」的相關課程,相信會讓接下來的課程進行更加順利。

葉國慧
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國中部)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