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運用 《 安妮新聞 》 第 4 期為主要閱讀文本。
課程活動 以本期主題「溝通與表達」
出發 ,透過觀察、運思與創作,發現美,體會美,實踐美。
【 搭一座美的橋樑 你我之間 】課程規畫,結合「圖書館利用課」與「媒體識讀」的部
分,將「傳播」的概念與價值再做運用,並與生活連結,形成有感的學習。
溝通是一座橋樑,我們接收,我們表述,我們互動。這之間如何放進「美」的元素,不
必然要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美術家,透過 閱讀 《安妮新聞》的版面編排和內容設計,找出
五種文創 範本 與孩子們討論、分析其中元素,並鼓勵孩子從中選擇一種文創作品類型為鷹架,
將自己想與人分享的主題為內容,製作具有表達力、溝通力、美力的文創作
品, 搭一座美的橋樑 給這個世界。
課程目標
1. 能感受 美的樣貌 與 差異 。
2. 能 觀察 表達的形式,了解溝通 的 重要 。
3. 能 運用 美的元素 練習創作與 表達。
教師課後省思
1.對於「手上不會沾油墨」的讀報經驗,孩子們感到驚喜。
2.孩子投入在感興趣的版面時間很長,也會發展出想效學的動力。推測可能
原因一是內容貼近孩子的內心,一是版面編排讓孩子想一探究竟。
3.孩子的創作在相互激盪下,從迷宮轉型成大富翁,一個感染一個。也有兩個好朋友,分別用不同類型呈現同一主題,對讀者來說很能拓展視野。
4.創作很燒腦,雖然在前一週以及前一天都有提醒在孩子事先構思、查詢與
備妥欲製作文創品的素材,可能也有部分原因是接近期末考,有事先準備的
孩子大約 三分之一 ,許多則是當場構思,以致時間不夠,無法完成作品,但
在課堂創作時,多能投入與專注在當下。
5.當孩子了解表達的方式很多元,但動機純正和想讓對方理解的心去設計 的
文創品,就是打動人不可或缺的要素。與人通溝時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