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身聲心樂章_大自然與我 | 美感教育

探索身聲心樂章_大自然與我

課程資訊
  • 學校: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國民小學
  • 教師:吳麗秋
  • 課堂:藝術_音樂
Read More

課程簡介

在課綱編修實施的這些年,教學現場亦需隨之因應及轉型,期間如何傳承學校際有特色,又思考著如何蛻變為具創新、永續的課程與教學,是本校藝領域教學團隊一直共同努力的方向;就現況老師需共備共議更為創新且具有彈性的教學目標,而「尊重個體適性,養成學生藝術及跨領域素養」一直是我們想努力的方向,希望能培養出身心健康並樂於善待自己與他人的未來公民,讓孩子在課程中因為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從而找到平衡點,成為一生受用的問題解決能力。

課程目標

  1. 認識「安妮新聞」的發起與編採形式,從閱讀「安妮新聞」中找到共鳴。
  2. 從閱讀新聞中,找到與藝術課程連結共通處,從觀察、思考、體會,進而表達與紀錄。
  3. 嘗試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剪貼創作。
  4. 培養對感知及藝術欣賞、以及對他人與自我感受的觀察力與表達力。

教師課後省思

1次帶學生閱讀及操作「安妮新聞」教學活動,讓學生從美感的角度重新觀察生活,並以自身的角色記錄身體的感知,是結合藝術、語文及媒體素養的跨域實踐。教學中,我觀察到學生對「認識自己」的感知引導及練習,剛開始很難放得開,直到最後的投入,並且能在拼貼的過程中,主動討論出題材,以簡單的拼貼,組合成自己的「安妮新聞」。

學生在過程中學會了如何用五感觀察、用心感受,也發現原來新聞不只是嚴肅的報導,也可以傳遞情感與美感。然而,也發現部分學生在主題選擇上較為侷限,此時老師的協助更顯重要,需引導孩子打開感官與思考。

此外,在小組合作與發表的過程中,學生間學習互相傾聽與回饋,有助於語文表達與社交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的新聞作品更具傳達性與創意。

整體而言,這次教學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觀察與表達能力,也讓我更深刻理解「美感教育」不只是藝術的範疇,更是一種讓學生看見世界、看見他人的方式。

吳麗秋
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