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次跨領域之教學規畫,主要是將「第14期:人的配件」的報紙內容,融入於三年級下學期視覺藝術課(翰林版:一-2反反覆覆排著隊)及社會課(翰林版:單元三-生活中的各行各業、單元四-生活與工作的轉變)的課程內容中。以《安妮新聞》作為課本的延伸補充教材,加深加廣學生課本內容,再依不同的主題發想、設計其穿搭風格,除了探討衣服材質外,並說明其設計意涵。這不僅加深學生對各行各業的理解,還能讓他們反思每個行業中的人如何根據工作需求來選擇不同的穿著與配件,了解每個職業的穿搭風格及其功能性。這樣的學習不僅增進了學生對各行業的認識,還能激發他們對設計背後的文化與社會影響的探索。最後,透過這樣的跨領域教學計劃,期待學生不僅能夠發揮他們的藝術創作潛力,還能夠理解服裝與配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並學會如何運用設計表達自我與理解他人。
課程目標
(1)學生能夠運用在社會課本中所學習到的知識(衣服不同材質的功能性),選擇適合自己所設計的衣著材料。
(2)學生能夠依主題運用自己的創意設計穿搭,並將重複圖案融入設計中。
(3)學生能夠分享能探索視覺元素,並表達自我感受與想像。
教師課後省思
(1)多數學生可能缺乏閱讀報紙的經驗,不熟悉報紙的版面配置、閱讀方式。可再修正:
①先帶學生認識報紙的版面後,再讓學生自行讀報。②增加在課堂中讓學生讀報的經驗。
(2)學生對於從文章中提取訊息有困難,ex:從第3頁找出廚師、消防員和上班族的制服其功能性與特色,多數學生對此感到困難。可再修正:
①具體說明「功能性」、「特色」之語詞意義,②擇其中一種先示範如何從文章中提取訊息,再讓學生練習。
(3)學生在幫小逗點剪貼、穿搭這個活動很有趣,多數的學生都喜歡動手操作,再加上報紙上的服飾都是彩色的,對學生而言更容易吸引其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