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設計以六年級學生的興趣與生活需求為核心,結合流行話題「MBTI性格測驗」和人際溝通技巧,幫助學生認識個性差異並學習維繫友誼。許多學生因喜愛韓國流行團體而接觸MBTI,加上坊間相關書籍與心理測驗廣受歡迎,使其對探索自我與了解個性特質產生高度興趣。透過有趣的活動設計,學生能更清楚自己的性格,進一步肯定自我價值。
此外,六年級的學生正處於高度重視友誼的階段,同儕的看法對他們的情緒和人際關係影響深遠。尤其在畢業系列活動如拍畢業照、安排畢業旅行等,學生常因分組問題而產生困擾。課程中,藉由故事案例、小組討論與情境模擬,讓學生學習如何在衝突中以禮貌且有效的方式與他人溝通,提升人際互動技巧,從而建立健康且長久的友誼關係。這不僅有助於解決生活中的困擾,也為他們未來的人際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程目標
- 認識個人性格特質,學習尊重與包容多元個性,培養自我認識與人際理解的能力。
- 掌握有效溝通技巧,增進人際互動能力,促進和諧的友誼關係。
- 反思友誼對幸福感的影響,提升學生對同儕關係的重視與經營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學生對MBTI測驗的興趣程度不一】
部分學生對MBTI的概念以及心理測驗較為陌生,可能無法立刻理解其背後的理論與實際應用。
- 對策: 在課堂上適當加入更多簡單易懂的例子,並透過團體討論和角色扮演等互動形式,幫助學生將理論與自身經驗連結,使其更容易理解與接受。
【共讀報紙時,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有些學生在共讀報紙的過程中,注意力可能分散或對部分內容不感興趣。
- 對策: 在閱讀過程中,進行適當的引導與提問,讓學生關注文章中的關鍵點,例如MBTI性格分類的或是報紙中故事的轉折點,並引發學生進一步的討論與思考。
未來的教學規劃
【引入更多跨領域學習】
針對角色扮演中的挑戰情境,未來可以設計更多實際的情境模擬,例如班級內的分組衝突、不同性格的友誼問題等,幫助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學習如何應對,並發展更多的解決策略。
在未來的課程中,除了人際溝通與MBTI,也可以引入生涯發展或情感教育等跨領域學習,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延伸至生活中的其他領域,並加強整體學習效果。
【促進家長參與與支持】
在課程推廣過程中,未來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分享自我性格與人際溝通的經驗,增進家長對孩子個性及人際發展的理解,並促進親子之間的正向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