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這一次學校收到的是第 11 期到第 15 期的安妮新聞,請同學逐期翻閱後票選最喜愛的一期,第 12 期—工具好朋友人氣最旺,經過閱讀後,老師拿出校內方便拿取的工具,請學生描繪下工具外型,搭配海洋教育—海洋生物課程,將一個個冰冰冷冷的工具透過想像力變成一隻隻五彩繽紛的海洋生物。
畫完之後老師說了其他班級用甚麼方式呈現,學生想了想之後決定不想要跟其他兩班一樣畫手提袋,這燙手山芋丟到老師手上,換老師開始傷腦筋,想說要貼近生活,要跟人產生連結,於是聯繫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明信片就這麼出現了。
課程目標
- 參與藝術活動,探索生活美感。
- 理解藝術符號,以表達情意觀點。
- 從生活中發現美的元素並能運用在日常用品上。
教師課後省思
- 這一班四年級的學生共有 10 位學生,學生中有3位特殊生跟待鑑定的1位,班級學習程度差異大呈現兩極化,因此老師將重心著重在圖畫的部分,閱讀的部分就讓能閱讀的學生儘量閱讀,對於文字有障礙的學生則採鼓勵態度。
- 文字有障礙的學生利用他本身看圖說話的能力,跟其他同學分享彼此的觀點和感受。
- 由於此次創作媒材-水彩紙明信片,格式比手提袋小很多,相對學生繪圖難度增加許多,也因此作品完成的精緻度也更高。
省思
四年甲班共 10 位學生但具特殊身分者幾乎佔了一半,因此文本方面採取鼓勵閱讀,更多的是鼓勵翻閱將構圖、色彩、編排等、融入心裡面印在腦海裡,期待在他的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