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 核心概念:建立個人穿搭觀點,創思、設計獨特的穿搭風格
- 跨域學習:藝術領域(視覺藝術)、國語文領域、科技領域
- 閱讀理解:除了文字的理解,還包括圖像的解讀與賞析能力
- 美感探索:色彩、比例、質感
- 數位學習:去背、圖層編排、現成物圖片拼貼、線上平台應用(動畫創作、作品上傳分享)
1.主題穿搭拼貼:擬定主題、挑選自然物、人造物圖片,應用Keynote進行服飾拼貼。
2.鏤空穿搭設計:手繪人物服飾、鏤空上衣或裙子、褲子,探索服飾的質感、紋路與色彩。
3.穿搭走秀動畫:識別穿搭元素與風格、探索色彩、比例,選擇適合自己的穿搭方式並進行彩繪,運用線上平台Animated Drawing製作穿搭動畫走秀。
4.將以上創作之作品上傳至padlet供全班分享交流。
課程目標
- 能賞析穿搭設計的基本元素與創意,並建立個人穿搭風格。
- 能應用數位工具在圖像處理與作品編輯中的原理。
- 能善用美感原則設計符合個人風格的穿搭作品。
- 能熟練數位載具的操作,並運用線上平台進行動畫創作、作品展示與分享
- 能樂於探索並發展個人獨特的穿搭觀點,展現創意與自信。
- 能願意嘗試數位學習工具,並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與作品分享。
教師課後省思
本課程希冀透過《安妮新聞》報紙的閱讀,引導學生運用數位載具和線上平台來進行穿搭設計,以建立個人穿搭觀點,並創思設計獨特的穿搭風格。這是第一次嘗試結合《安妮新聞》報紙來進行跨域教學,過程中難免發生學生學習的落差,經過適性的調整,學生終能完成學習任務。本教學實踐後,我獲得了重要的啟發,同時對未來教學延伸了更多元的想法。
【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實施以「建立個人穿搭觀點」為核心的跨領域課程後,觀察到學生在藝術、美感與數位工具應用上的表現各異。首先,學生在圖像分析與創意思維方面能力較弱,設計過程中創意有限,為解決此問題,我介紹報紙以外具啟發性的作品案例,透過美感賞析與分組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與設計敏感度。
其次,在「美感構面」上,部分學生對色彩搭配、質感挑選與比例的把握不足,這應該與中年級的舊經驗有關(級任老師上課多使用材料包)。針對此問題,我細分步驟、手把手教學、引導逐步練習,讓學生透過實作逐漸提升審美能力,同時鼓勵學生運用科技工具進行即時模擬與調整,以視覺化方式增進理解。
最後,數位學習的應用雖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技術層面問題如「攝影」和「圖層編排」等對少部分學生而言仍存在挑戰,為此,在課堂中個別指導基礎操作,並採組內協作策略,另提供線上教學影片供反覆觀看熟練。
【教學實踐的啟發】
一、多元學習方式的有效結合:
這次教學融合了藝術、語文和科技三個領域,讓學生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美感和設計能力,還能夠增進他們的閱讀理解和數位技術應用能力,透過跨領域的教學學生能夠多元發展,提升多元素養。
二、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個性化表達:
學生在設計穿搭的過程中,需要從閱讀文本中提取靈感,並藉由數位工具將自己的想法具體化,不僅促進思考、創造力,且激勵他們表達個性和獨特見解,在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時,學生提高表達的意願與動力。
三、數位學習工具的實際應用:
教學過程中使用了去背、圖層編排和現成物圖片拼貼等數位技術,這些工具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數位知能,也學會了如何在線上平台創作動畫並上傳分享,強化美感交流與實踐應用。